海口市五源河学校清明节放假致家长的一封信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创建于03-31
阅读 513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尊敬的家长:

您好!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缅怀逝者、悼念先人、纪念祖先的重要节日。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通知,2024年清明节放假安排如下:

清明节放假时间:2024年4月4日(星期四)至4月6日(星期六)共3天。

4月7日(星期日)按时到校上课。 (补周五的课)

放假安全提示

为确保清明节假期间学生的生命安全,希望您能积极配合学校,切实承担起孩子监护人的责任,共同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管工作。现将有关安全教育事项告知如下:

1.文明祭扫

大力提倡通过献一束鲜花,植一棵树等方式来怀念先人,摒弃焚纸钱、冥物等思想落后的祭奠方式,树立科学意识,倡导文明祭祀的新风尚,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

2.注意防火

春季来临,天干物燥,请不要在野外使用明火,防止发生火灾。提醒孩子注意居家安全,不玩火、不乱拉电线,特别是单独在家的时候,要告知孩子正确使用煤气、液化气灶具等,防止煤气泄漏,家中有燃煤取暖的要注意开窗通风,防止煤气中毒。

3.交通安全

清明假期期间,人来车往,教育孩子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路安全、骑车安全,牢记“马路似虎口,安全每一步”,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

4.防溺水安全

清明假期期间,为有效防范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请您加强对孩子预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监护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护意识,切实让孩子做到“六不准”和“两会”。

5.饮食安全

春季干燥,要预防呼吸道疾病,如流行性感冒、呼吸道感染等,积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教育孩子注意饮食卫生,防止“病从口入”,不暴饮暴食,不食不洁食物。

6.谨防诈骗

清明假期期间,孩子使用手机频率较高,请教育孩子不要轻易相信QQ或微信等媒体上任何要求转账的信息,谨防上当受骗。

7.防范欺凌

教育学生要学会保护自己,遇到紧急情况要学会脱险,及时向父母、民警、老师等寻求帮助。预防欺凌事件的发生,做到不参与、不好奇,遇到类似事件,及时向父母、民警、老师求助。

清明节的起源和习俗

节日起源

       作为四大传统节日之一的清明节,其中只有清明节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一个民间传统节日,因此清明节自古以来就是倍受重视的一个节日。


       4月4日是今年的清明节,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一起被称为中国传统的“四大节日”。

       清明节的起源传说是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流亡各国期间,一次断了粮食,他的随从介子推就把自己大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吃,重耳复位以后对于跟随自己的有功之人大肆封赏。


       但是介子推不愿意接受封赏,就领着老母亲躲进了深山里,重耳采纳了手下的馊主意放火烧山,结果介子推宁可被烧死也没出山。后人为了纪念介子推的忠义,就在这天大家都不烧火做饭只吃凉食,因此这天也被称为“寒食节”,后来寒食节跟清明一起合并为“清明节”。

清明习俗

1.扫墓•习俗

        扫墓祭祖是清明的重要内容之一。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同时清明节是重温家训的好时机。家训,是家族长辈对后代子孙的教诲和传承,是一种家族文化的积淀。在清明节这个家庭团聚的时刻,我们可以聚集在一起,读家训,倾听长辈的故事和教诲。通过重温家训,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家庭的价值观和传统美德,从而明白我们应该如何做人和处世。

       清明节是传承家风的好时机。家风,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在清明节这个重要的时刻,我们可以通过举行一些传统的活动,来传承家风。比如,举办祭祀仪式、组织家庭聚餐、开展亲子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我们可以加深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能够体会到家风的

2.踏青•习俗

       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吐绿,正是人们春游的好时候。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     


       清明节祭祖活动往往在郊外进行,人们把祭祖扫墓和郊游踏青结合起来,既追思先人,又健康身心,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3.放风筝•习俗

       风筝又称“纸鸢”,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像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4.荡秋千•习俗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改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特别被儿童所喜爱。

5.插柳•习俗

       插柳的习俗与避免疫病有关。唐人认为在河边祭祀时,头戴柳枝可以摆脱毒虫的伤害。这是因为春天气候变暖,各种病菌开始繁殖,人们在医疗条件差的情况下,只能寄希插柳避免疫病了。

保障孩子健康成长,关爱孩子的生命安全,是学校、社会和家庭共同的责任。让我们携起手来,克服麻痹侥幸的心理,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忧患意识,重视对孩子的安全教育与监护,在孩子的心中筑起一道安全防线,让您的孩子健康快乐成长。祝您阖家幸福!


                       海口市五源河学校

                           2024年4月3日



图文:王浚亦

审核:王应寿、文玲

阅读 513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