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沐春风启新航  “研”路勤耕皆芬芳

宁云
创建于03-31
阅读 10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到人间草木知,风起扬帆正当时。为切实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改良课堂生态,实现师生共同成长,2024年3月29日上午,常山中心小学开展了《新课标视域下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探究》课题研讨活动。本次活动参与人员有课题组成员及六年级语文老师。

       本次研讨课由常山中心小学六年3班柯伊婷老师执教《匆匆》。柯老师围绕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结合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有序展开教学:

     一、注重朗读,感受其优美的语言。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柯老师在教学本课时通过齐读、指生读、师生合作读等各种形式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文章的语言美;学生读得有情,读得有趣,读中有思考。体会作者运用设问、比喻、排比、拟人的句式,把不易觉察的“时光匆匆,一去不返”写得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二、品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  柯老师加强对重点语段的品读与理解,从而加深学生理解作者对时光流逝感到的无奈和惋惜。作者在抒发自己的感受时,把自己在特定处境里的感受,依托于大自然多种可感的景象中,把抽象的时间流逝写得具体可感。

      三、注重引导,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在教学时,柯老师让学生在感受优美语句的同时,领悟这些句子的写作特点,从中领会组织语句的一些基本方法。因此,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柯老师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践,运用自己独特的阅历和经验,对句子进行创新性的仿造,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技能的目的。课后拓展环节,柯老师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到的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引导学生将古诗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再次抒发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同时劝诫学生“劝君惜取少年时”,落实学习与生活的深度融合。

       四、体现了语文课堂教学观的变化 。学习语文,是学生接受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同时也是提高他们语文实践能力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必须树立让语文教学由“小课堂”走向“大课堂”的新认识。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言的重要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课堂是学习的重要渠道,但不是唯一渠道。柯老师精心设计课后作业,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读读朱自清的其他著作。以一篇课文走向整本书阅读,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延伸,课内外阅读共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发展,体现了小语文教学观向大语文教学观发展的变化。

       课后,柯老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流程向大家做了汇报,并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老师们也围绕这节课各抒己见,集体研讨,阐述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设计思路。

        春日共研,催放一树繁花;逐梦教学,沉醉一路芬芳。研讨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和反思创新的过程。我们将继续深究研读教材和新课标,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进步。

                             

                       撰稿:吴钰婷

                       编辑:吴华珠

                       审核:课题组

阅读 10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