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人心,教研意趣浓。为加强市、县(区)、校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交流,促进来宾市初中历史课堂样态优化,增进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涵育和发展,来宾市教科所牵头,联合兴宾区、忻城县、合山市教研室,于3月21日—3月26日陆续在部分学校开展“基于单元重构的历史大概念教学”主题教研活动。
3月21日,在来宾市兴宾区良江镇初中专场主题教研活动中,来宾市教科所副所长成家斌同志莅临现场听课、评课,并对基于单元重构的历史大概念教学提出了非常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活动一:专题研讨
来宾市兴宾区初中历史教研员杨凤娥老师做《基于单元重构的历史大概念教学策略与案例分析》的专题讲座。杨老师从“为什么(探索缘由)”,到“是什么(概念阐释)”,再到“怎么做(实施策略)”三个方面为我们阐释了历史大概念教学策略,从顶层设计的角度详细剖析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以大概念为统摄中心,以大单元、大问题、大情境、大任务重构初中历史单元教学设计的观念,培养学生以古鉴今的历史观,更好的将零散的历史知识相互勾联,形成历史知识网络和认知框架,构建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从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进而为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活动二:课例展示
教师风采
来宾市第三中学覃治国老师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复习课。围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探索两个大概念,在夯实基础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导图,构建清晰知识网络。
来宾市第六中学廖丹老师的《民族大团结》新授课,依据新课标,对八年级跨单元内容进行了分析整合。廖老师将课堂与乡土情怀紧密结合,带领学生对唱山歌,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也以此引入课时大问题——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如何助力中华民族大家庭共同繁荣发展。
来宾市第五中学梁雪冬老师的《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复习课。梁老师以单元架构——明确学习目标——提出核心问题——分解核心问题四大方面入手,使整个课时教学线索更加清晰。
来宾市第十中学廖静老师的《新中国的外交》新授课,以困局——破局——布局——格局四条主线出发,让学生在历史情境中了解新中国在建国初期面对的外交困局,以及如何突出重围,成为外交大国,展示大国风范的历程。
来宾市实验中学余尉凤老师的《古代亚非文明》新授课。余老师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角度出发,把课时内容梳理为三条主线:探文明之源,理文明兴衰,品文明之果。
来宾市第十中学黄小雪老师的《强盛的隋唐时期》复习课。围绕隋唐的强盛,提出三个大问题:隋唐强盛的表现?隋唐强盛的原因有哪些?隋唐盛世局面的出现,对实现中国梦有何借鉴意义?通过三个问题统领整个单元的复习。
来宾市第六中学韦红连老师的《唐朝的中外交往》新授课。韦老师围绕单元主题——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提出单元大问题:为什么在唐朝形成中华文化圈?并在单元问题的统领下,提出课时的大问题: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人物对“中华文化圈”的形成有什么作用。韦老师的课立意高远,关注古今联系,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
学生风采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课堂上学生自主学习,夯实基础;小组合作,群策群力;活动展示,提升能力。
活动三:说课、议课、评课
教师围绕课标要求、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说课。各学校历史教师进行观课、议课和评课。大家畅所欲言,皆肯定了几位教师在教学流程、教学立意、板书设计、素养落实方面的设计。同时也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
通过专题讲座和交流展示课,老师们拨开了单元重构的历史大概念教学的面纱,找到了可以落地执行的路径。大单元教学要研读课标,依课标、依教材,以大任务,大问题来统领整个学习过程,引领学生构建合理的历史知识结构。同时教师要有问题设计的意识,将历史知识问题化,架设情境,服务教学。要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实现学习任务。精心设计教学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为者常成,行者将至。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辜负,每一份坚持都是成功的积累。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对于素养导向的新课标理念的落实我们还要继续交流、不断探索,让我们且思且行,教以潜心,研以致远。
图文:廖丹
初审:杨凤娥
终审:陆国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