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分享浸书香  且行且思共芬芳——浩来呼热小学教师读书汇报

小霍老师👩🏻‍🏫
创建于03-30
阅读 89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在教师的自我修炼中,读书是必不可少的一课。作为人民教师,我们更应该做终身阅读的倡导者、践行者、引领者。为切实加强教师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高质量培养学生核心素养,铸就美好教育新篇章,实现学校高质量发展,3月29日,浩来呼热小学举行了全体教师读书汇报会,13位教师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什么是深度学习?

        本书第一章《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内涵与意义》对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有了深入准确、清晰易懂的介绍。“所谓深度学习,就是指在教师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本章从如何确定学习主题、确定学习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和设计学习评价等方面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加以案例分析,让我深受启发。当读到“小数除法”这一单元教学案例时,联想到之前自己的课堂,只是单纯的把教材的常规教学内容讲给学生,在授课时联系了所学的整数除法,机械的整合教授运算方法进行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既没有深入研究小数除法运算意义,也没有深入学习算理算法。当读完这本书时,感觉我所教的数学课是浅显的,仅仅知道了怎样讲授一节课中的知识点,但想要教好数学,就要读懂教材,把小学一套教材进行串联,把相同知识点进行归类,由低到高进行阶梯教学式的教学,只有理解明白教材,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并且教数学,不是教孩子数学知识,而是教孩子学习数学的方法,利用方法可以在生活中寻找数学,从多方面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分享人:左志娜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例式解读》

    《课程标准(2022年版)》分六大学习任务群,其中“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由此可见该学习任务群在语文课程中的基础地位。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形成良好语感;通过观察、分析、整理,发现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掌握语言文字运用规范,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奠定语文基础。

       其价值与定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凸显语言运用在语文教学中的基础地位和桥梁作用。《课程标准(2022年版)》沿用了2011年版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界定——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一界定充分体现了语言运用在语文课程中的基础和核心地位。语言运用是语文学科主导培养的核心素养,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则是其他各学科也都需要关注的。换句话说,在语文课程中,离开了对语言文字的揣摩和体悟,文化自信、审美创造和思维能力就会落人空谈。

                      分享人:杨俊梅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是一本引人深思的好书,读了之后,我作为教师,对如何在工作中注重情感引导有了更多的体会。

        1.情绪因素对学生影响:情绪因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对学习产生兴趣和热情;积极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从而提高学习效果;情续因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重要影响,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助于减轻学习压力和焦虑。

        2.对未来教育工作启示:在未来的教育工作中,我将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情感方面的问题;我将努力创设一个充满关爱、尊重和支持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健康成长;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教会他们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情感关系。

        总之,我们需要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只有了解自己的情绪,才能更好地控制它。我们要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内心世界,以便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不足,我们要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闪光点。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与他人相处,也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情绪。当我们面临负面情绪时,发泄或压抑都不是明智之举,而是应该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我们与生俱来的七情》是一本既实用又有趣的读物,对于我们了解和管理自己的情绪非常有帮助。如果你想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不妨一读这本书。

                        分享人:兰坤靖

               《静悄悄的革命》

        佐藤先生认为,教育改革应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种“静悄悄的革命是从一个个教室里萌生出来的,是植根于下层的民主主义的、以学校和社区为基地而进行的革命,是支持每个学生的多元化个性的革命,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虽然写的是日本的教育,但却和我们中国的教育现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如果把我们的新课程改革看作是一场革命,它就绝非是一场一蹴而就的革命。因为教育实践是一种文化,而文化变革越是缓慢,才越能得到确实的成果。”和我国的教育改革相似,日本教育也在一个深刻的“转型期”,“在教育方式和教育观、历史观上,日本的教师正在体验改革过程中的各种混乱状况,边摸索着新的学习方式”,但乐观的伊藤学称“这种混乱局面决不是坏的征兆”。真正从事教育改革的人士,也许就要有这种耐心和观察的。在耐心与观察时,伊藤学融入了学校和教师中。他说:“教学是充满活力的,如果我没能与教室中的一个个学生和老师共鸣的话,那么,真实而生动的观察是不可能的。”他发现每个教室都有一个个固定的风景,可以说没有哪一个教室和其他教室飘溢着完全相同的气息,有着完全相同的问题。进而提出忽略教室的多样性和在其中发生的事情的固有性,仅一般性地议论教学是非常空洞而没有什么意义的。第二实验中学的所有教室也同样和上边一样,每个教室都有不同的风景,都有不同的问题。我们所有教师必须重新审视每天的教学活动,并以此为切入点,向改革教室迈出新的一步。

倾听是学习的基础,是学习的重要行为。佐藤学先生提到:“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善于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是不可能学的好的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行为’来实现的行为。” 这个提示,让我意识到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学生发言的态度。教师倾听学生的发言,在此基础上开展指导,远远比多说更重要。有时候我们虽然“恩、恩”地点着头,热心地听着学生的发言,但其实是希望,可以听到学生的意见和我自己考虑的是一致的。或者到大部分学生发言完毕之后就总结一句“你说的应该是这个意思吧”。所以我们其实并不是在专心接纳学生的话语。我们往往为了自己的教学进度而忽视某些学生的发言,以至未能与学生的想法产生共鸣。我们应该认真地听取每个学生的发言并做出敏感的对应,应能慎重地选用每个学生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就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在以自然的轻声细语来交往的教室环境里,更能培养自立、合作的学习者”。

                      分享人:张玉娟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体会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教师要以问题为导向,以互动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方法为手段,促进学生深入思考、深度探究,提高学生的思维质量,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巧用类比,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在指向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巧用类比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类比是指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事物或概念进行比较,发现它们的相似和差异之处,从而加深对它们的理解和记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类比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公式和算法等,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以“倍数与因数”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来加深对这两个概念的理解。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比较两个整数a和b,问学生a和b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可能会回答说a是b的倍数,或者a是b的因数。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倍数和因数与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进行类比。这种类比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本质,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通过引导学生将数学概念、公式和算法与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进行类比,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它们的本质和特点,加深对它们的记忆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和思维水平。

        二、重视兴趣,提升深度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重视学生的兴趣是激发深度学习动力的关键要素。兴趣是一种强大的驱动力,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积极性和主动学习的欲望。只有当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才会愿意深入研究数学概念和原理,勇敢面对数学问题,从而实现深度学习。以“年、月、日”为例,首先,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设计教学活动,以激发他们的深度学习动力。在学习“年、月、日”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一个生动的日历,并鼓励学生查找自己的生日或家人的生日。这一活动不仅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相关,还能够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这种自主的学习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让他们愿意深入研究数学知识。最后,为了提升深度学习动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探究中深入思考。

        三、关注差异,提高深度学习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的差异是提高深度学习效果的关键途径。每位学生都具有独特的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和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深入了解这些差异,以个性化的方式设计和调整教学,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

                        分享人:杨蕊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

     习作就是将自己内心想说的话,观察到的现象以及想象到的事用文字表达出来,将学习到的、观察积累到的知识进行输出。对于这一点,《课标》要求:多读多写。我的体会是,让学生多读一些文学书籍,勤写作。阅读要进行阅读的指导,习作也要进行习作的指导。关于习作,我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点:

         1、口语交际的训练。

   口语交际对于学生初学习作非常重要。能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才能为后面的写提供了抓手。老师在设计口语训练时,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愿意说。在充分说的基础上,再让学生试着整理写一写。

     2、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是解决学生写作时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在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习作“漫画”老师的习作中很多学生作文都像流水帐一样空泛,但细心的学生却能将当天的看到的、想到的都写得很详细,感情也表达的非常真挚。特别是汪家欣同学将本篇习作写的非常生动,课下了解到汪家欣同学喜欢读课外书,无论出行哪里喜欢观察事物,无论什么场合善于观察人物。所以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从曹文轩老师的作品里,我们可以看到曹老师作品中的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句句精到,不落窠臼。我认为这些不仅仅只是曹文轩老师生活经历的积淀,更离不开细致的想像。李吉林老师经常带学生到野外去上语文课,也就是为了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室内课上,李老师积极创设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想象,从而提升学生思维的发展。可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对于写作非常重要。《课标》中对第一学段的写作就规定: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这对于学生今后创造力的形成至关重要,可谓影响一生。

                       分享人:刘继伟

        核心素养该如何培养,是我们在教学中不断要思考的问题。通过阅读《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这本书,使我茅塞顿开,原来深度学习就是一种培养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习,我有以下感悟:

      深度学习,指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全身心积极参与、体验成功、获得发展的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核心知识,理解学习的过程,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性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成为既具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又有合作精神,基础扎实的优秀学习者,成为未来社会历史实践的主人。”

        从定义中,我了解到了深度学习是带着温度的教学,是触及学生心灵的教学,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的活动,如何明确学习的深度呢?文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此基础上,提供恰当教学材料,合理搭建教学脚手架,帮助学生亲身经历和建构,从而触发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引起心灵的共鸣。

        由此,联系到在教学中我碰到的一些问题,学生说上课听得懂,下课不会做,我想这就是由于我对学习内容没有处理的十分妥当,所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本质没有把握好,不能很好的内化所学知识,在知识迁移的过程中就出了问题。

        深度学习的理论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认真摸索适合数学深度学习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最终获得发展,成为优秀的学习者!

                         分享人:史文杰

        深度学习是发展素养的学习,是理解性的学习,是符合学习科学基本原理的学习。在基础教育课程深化改革的重要节点,深度学习回答了什么样的学习内容更有价值、什么样的学习目标更有意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更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实现、什么样的方式能更好地检验学习效果等基本问题,为教师提供了思考教学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形成教师探索教学改革的“脚手架”。

        在开展深度学习之前,需要把握好深度学习的四个重要环节: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作者以具体的例子,详细阐述了深度学习四环节的实际性操作策略。实现深度学习还需要满足两个必要前提,抓住四个关键策略。两个必要前提是指:一教师要深刻理解学科育人价值;二教师要深刻理解并尊重学生。四个关键策略则是指选择情境素材的链接策略、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外显策略、学习过程的深度互动策略、团队教学研究的改进策略。两个必要前提是基于培养学生的高级素养,既要“学会”又要“会学”。四个关键策略则是要让学生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做事的能力,实现解决问题的教学、生成问题的教学。

                       分享人:赵新玉

    《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

        这本书中让我印象最深刻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可以实践的部分就是把握深度学习的四个重要环节。

        四个环节分别是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第一个环节单元学习主题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某一核心内容组织起来的,体现学科知识发展、学科思想与方法深化认识世界的方式丰富,能够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那么既然选择单元学习主题如此重要,除了可以依据课程标准之外,还可以依据学科教材内容、核心素养的进阶发展,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实际情况。书中还提到有四种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的思路:一是按照教材章节的主要内容来组织,二是按照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进阶来组织,三是按照主题性任务来组织,四是按照真实情境下的学习任务跨学科来组织。最终确定单元学习主题也需要三步:第一步是分析课程标准及教材内容,梳理单元内容结构,找出单元学习内容;第二步是对学生已有的学科知识、关键能力、学科观念生活经验、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探查、分析和诊断,并在此基础上筛选单元学习内容,初定单元学习主题;第三步是结合相关信息来多方论证,辨析单元学习的价值,最终确定单元学习主题。

      接下来就是确定单元学习目标,那么如何确定单元学习目标呢?三个步骤非常关键: 第一步是围绕单元学习主题,依据课程标准要求,结合单元学习内容深人讨论分析,理清多个单元学习主题之间的关系,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明确学生应该学习的内容和达到的水平标准,整体设计单元学习目标;第二步是分析本班学生已有学科水平、现阶段思维特点和发展需求,明确表述本单元学习的学科核心素养整体目标及其单元内每个课时的目标,目标要更加针对学科核心内容,指向基础性关键性问题的解决;第三步是开放研讨,学校应打造教研共同体开展研讨,甚至可以组织校际研讨,多方听取意见,对单元学习目标进行检验、修订和完善,最终确定单元学习目标等。

      第三个环节设计单元学习活动,第一步是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围绕单元学习目标和课时学习目标,结合学习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障碍点、发展空间、学习兴趣,初步设计出系列具有深度学习特征的挑战性任务。第二步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可能遇到的困难做出预设,给出基本的应对方案,特别要注意学习活动应帮助学生建立学习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第三步是团队要对深度学习活动进行检验,对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活动的一致性和适切性进行检验,将学习活动与前期确定的深度学习目标进行对照,检查这些活动是否有助于达成学习目标,讨论之后,优化学习活动的设计。

        最后一个环节是开展持续性学习评价。教师要先制定持续性评价方案,再确定持续性评价反馈的内容与方式,然后论证持续性评价方案,最后公开持续性评价标准。用好评价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分享人:刘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语文》

        本书依照《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框架结构,在上篇部分从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标准、语文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语文学业评价五方面进行问题式的深刻解读。书下篇借助典型课例,在案例解析过程中全面解读新课标的主要精神,深入阐明新课标的核心理念,为新课标学习呈现鲜活的实践样本,为新课标落地提供有效的范例支架。

        本书上篇解读中对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性体验。在书中,关于任务群下的语文实践活动出现了两个关键词:典型和具体。“典型”是指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要包含语文课程内部听说读写等语言领域的核心内容,要体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方法引领,要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对文化元素的体认与理解。而“具体”则是指教师设计的学习活动可理解、可操作、可评价,便于师生完成学习任务群的过程中明确学习重点,熟知学习流程,达成学习目标,生成学习成果。

        语文实践活动是语文学习任务群的外显载体,它能够为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落实开辟有效的路径,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实践创新、批判思维等关键能力,尤其是运用语言文字解决与语文学科相关的现实问题的能力。

                       分享人:霍常红

《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例式解读》

        我反要认真地阅读了《小学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课例式解读》,从中我受益匪浅,收获丰厚,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加深了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解与体会,进一步认识到了新课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一、加强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二、注重学生的阅读背诵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读背无疑是积累语文素养的好方法。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分享人:于慧敏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课例式解读小学语文》

      通过阅读上编“关键问题解读”,我对语文核心素养,语文课程目标,语文学习任务群以及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语文学业评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知道该怎么在实际教学中与课程标准有效结合起来,只有从理论上认可,才可以更好的指导自己的实践。

     下编的“典型课例解析”比较接地气能,就教材中出现的材料来进行学习任务群的设计,迁移性比较强,对我的启发也比较大。在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可以仿照着设计此类学习任务群,力求让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提高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的高效。

     《小学语文课例式解读》的出版,为我们一窥小学语文课堂的真实画面提供了丰富实地的资料。它既可以给教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又能够帮助学生们更加深入全面地掌握小学语文学科知识,使小学语文教学更加有效。

            分享人:白晓苹

        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是在确定单元主题内容的基础上,对单元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单元的学习目标,形成单元的整体学习规划,有计划的设计深度学习教学活动,并针对活动的完成情况设计可持续的深度学习评价的完整的过程。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设计是艺术学核心内容为线索,选择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在对学习内容进行整体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进行单元教学设计。

        通过本章的学习让我认识到,进行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是单元学习主题选择、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单元学习活动设计和持续性评价的开展。每堂数学课教学设计不单单是对教材某一课的浅显的设计,是要深入分析教学主题,承前启后,突出核心内容的整体目标和重难点,面向全体学生,设计能引导学生深度探究的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整合的、有挑战性的深度学习,并能够区分不同学生的认知层次和学习水平进行持续性评价的教学设计。

                         分享人:李玉超

                       校长寄语

        阅读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教师“最长远的备课”。阅读,是一种修为,分享是一种深邃。一群热爱阅读的老师才能带出一群热爱阅读的学生,让知识翻倍的方法就是将知识分享给他人。

        时光漫卷书页过,只觉芳气满闲轩。活动虽然结束,但“教师读书”才刚刚开始。愿我们浩来呼热小学每一位教师都能与书携手,用阅读的厚度撑起成长的高度,遇见更美好的自己!

阅读 89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