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和美课堂”,领略名师风采

陈相冉
创建于2024-03-30
阅读 113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须当醉卧桃花雨,堪负人间三月天”。三月有繁华盛开,有新燕起舞,有和风满林,更有教育人不懈的追梦旅途,2024年3月30日下午第一场是顾志能老师执教《平均数》,并做了相关讲座。

         

       顾志能,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国家课程教材研究所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现任杭州市滨江区数学教研员。课堂教学曾获华东一等奖、全国一等奖。发表文章近三百篇,出版《问题点燃课堂》、《爱上数学教学》等多部教学专著。

       顾老师通过开展“瞬间记忆力水平测试”游戏,创设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引出小军五次测试成绩。小军的瞬间记忆力水平是几个字?为什么是7代表记忆力水平?为什么不是10、8、6、5?你有什么疑问?你有什么问题?带着问题进入课堂。通过学生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理解平均数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用移多补少、求和均分法来求平均数。

      你在哪里还见到过平均数?

      只要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中到处都有平均数。

        教学中顾老师瞄准“10、8、7、6、5,小军的瞬间记忆力水平是几个字”这个认知冲突点,暴露认知、引发碰撞、直观支撑、理性思辨,形式丰富灵活,步骤层层推进,使得学生的思维一直沿着一个正确的方向不断深入,逐步接近。清晰的引领,聚焦了概念的本质,强化了学生的认知,使深刻理解变为现实。

       课后,顾老师作题为《聚焦数据意识,教好统计内容》的报告。顾老师从学生的数据意识现状、“平均数”一课怎么落实数据意识的培养、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据意识等方面进行分享。顾老师指出教学中要让学生亲历统计活动的过程,获得(或尽可能接受)真实的数据;让学生亲近数据,能主动地、深入地尝试“研究”数据,切实体会数据的价值。

        数据意识主要是指对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感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感悟数据蕴含的信息;知道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而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知道同一组数据可以用不同方式表达,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适合的方式。

        经过此次学习,让我们收获良多,真正感受到和美课堂的美美与共。在一次次的智慧碰撞中,结合自身日常教学,感受到优秀课堂教学设计的魅力,教学语言的强大艺术。向名师学习真的是一件幸福而美好的事,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也刷新了很多认知!愿我们在数学教学之路上,守正创新,砥砺前行!

阅读 11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