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为了迎接清明节的到来,加深幼儿对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的认识,了解家乡民俗,西桥中心幼儿园幼儿园开展了“浓情清明,浸润童心“清明节主题活动。
文化里的清明
知来历
老师们通过图片展示、视频播放、故事讲解等形式,带领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及习俗,增强幼儿对传统文化的和民族历史的了解。幼儿共同追念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树立继承先烈遗志,激发幼儿敬先烈、爱祖国的情感。
诵经典
传诵经典,传承文化,孩子们学说古诗颂清明,与经典作伴,润泽精彩童年!
画《清明》连环画
清明节习俗
踏青
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做青团
青团的寓意主要是纪念先人和团圆。它最初主要作为祭祀祖先的食品,现在虽然其祭祀功能已经淡化,但人们仍然习惯于在清明节期间食用青团来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之情。同时,青团也象征着春天的生机和希望,成为了春游小吃的代表之一。
祭先烈,祭祖先
小朋友们用自己的小手做了一朵朵菊花,菊花花语中含有“怀念”的意思,每一个花瓣都饱含着制作者对革命前辈的崇敬之情,以及对亲人的哀悼之思。
清明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老早就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孩子在参与种植、照料花草等小生命的过程中,会加强他们对自然的认识。
清明时节雨纷纷,撑一把油纸伞漫步在春天里,小朋友们自己动手制作将这抹景色“黏贴”在了他们的画纸里,“留住”了他们眼中关于这幅场景的记忆。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在阴雨绵绵的四月,我们在感受春天美景的同时,也通过清明节一系列主题活动,引导幼儿充分了解清明节的传统习俗,并通过追念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树立继承先烈遗志,学会感恩先烈们的无私奉献,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为幼儿树立认真学习、长大建设祖国的伟大理想。
撰稿:崔艳慧
审核:赵晓艳
签发:宋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