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负春光逐梦行 充电蓄能练内功——丰润区教育局第四期中青班赴北京观摩学习系列报道一

编辑于2024-03-30
阅读 1043

初春共研,催放一树繁花;

跨越山河,沉醉一路芬芳。

为进一步加强丰润区教育系统人才建设,培养一支精业务、会管理、肯探索、善创新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2024年3月29日至4月2日,在丰润区教育局人事科副科长包立红、督导室副主任谷守磊和班主任徐小明老师的带领下,第四期中青班青年班19位学员共赴北京开展为期5天的培训,通过主题讲座、实地观摩、交流研讨等形式,沉浸式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教学方法和教育经验,为丰润教育高质量发展蓄能。

出发·心之所向

3月29日下午,阳光正好,微风不燥,全体学员集体乘坐大巴踏上学习的旅程。出发时,包科长和徐老师细心叮嘱外出研学注意事项并向学员提出要求和建议,希望大家端正态度,服从管理,学习为先,补足精神之钙,争取满载而归!

落地入住,各小组第一时间召开会议,明确组内分工,制定学习计划。本次观摩学习,是中青学员们教育生涯中弥足珍贵的一段旅程。全体学员表示定当珍惜机会,认真学习,把所学知识内化吸收,将所学、所思、所悟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体现。

聆听•讲座赋能

3月30日上午,聆听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优秀教师,原北京光明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刘永胜作《行走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路上》主题报告。

刘教授已近耄耋之年,仍然精神矍铄,三个多小时的精彩讲座,高屋建瓴,旁征博引,理论环环紧扣,内容自成一体,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进一步加深对学校特色文化的理解,深度诠释了新时代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发展之道。

刘教授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理论体系,为我们提供了新思路、新做法、新导向。特别是针对当前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的弊病,给出了针砭时弊的指导。会场中学员积极参与,热烈探讨,对标思考本校特色文化建设的优化之路。

3月30日下午,聆听北京教育学院丰台分院党委副书记,北京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专家组成员,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学会秘书长,国培计划和大学慕课讲师——石群雄,作《AI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变革——大语言模型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主题讲座。

石书记在讲座中提出教师应具备的信息技术基础素养,深入为学员介绍了有关大语言模型在教学场景中的应用,特别是解决教师的工作难题,辅助教师提升教学水平,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学习需求,提高学习效率方面有很大助益。

两场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专题讲座,为学员们带来了丰盛的“理论大餐”和精神营养,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增长了见识,提升了能力

探讨•思维碰撞

独行快,众行远。讲座结束后,学员们分小组开展研讨活动,凝聚智慧,共探文化建设新路径,人工智能教学新方法。联系各校实际思考问题,从不同视角、不同层面畅谈观点办法,分享成长感悟。

青春无问西东,奋斗自成芳华;

前路浩荡无边,中青未来可期!

春意枝头闹,不负好时节!奔赴这样一场赋能、充电、蓄力的成长之旅,是佳事,更是幸事。今后中青学员必将用理论指导实践,用行动践行初心,为丰润教育高质量发展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撰稿:于天奇 李   静  张   宁

初审:张   昆  陈   雷  舒   洋

终审:徐小明

阅读 104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