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
生活中,我们常常为境遇所苦,为得失所累,为名利所惑,为喧嚣所扰;在顺境中迷失,在困境里彷徨;失去了就抱怨,得到了却不知足;穷困时不知如何自处,富有时被烦恼缠身,总是不得解脱。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学会修心、修性、修行。
静下心来,时时自省,让从容和淡然在体内散开,让我们的心灵永远向善、向美、澄澈安宁。
修心,让每个人都能执一盏灯,驱散心内的黑暗与迷茫,在疲惫中找到安心之所,在忙碌中找到定心之处,在喧嚣里找到静心之地。
修性,不是让你不屑一切,只是使你少了份热烈,多了份稳重;不是无所求,庸碌一生,而是放下妄想与执著;不是看破红尘、不思进取,而是经过岁月磨砺后看淡世俗名利。
人生就是一次修行,在经历了挫折和磨难的考验之后,总能在逆境中,找寻到前行的方向,不断地提升修为,增强自控能力,拥有智慧的头脑、积极的心态、准确的眼光、强有力的行动和钢铁般坚强的意志。
《人生三修:修心修性修行》从现实生活的实际出发,以睿智的富有哲理的观点和看法,教人看透人生真谛,教你正确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能选择,懂放弃。
教你懂得尽人事,听天命,不贪婪,不妄求,懂宽容,知进退,宠辱不惊,成功了不扬扬自得,失败了不悲观失意,在忙碌之中体会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乐趣。
本书逻辑缜密、符合实际,富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将道理与故事相结合,文字灵动而深刻,句句触动人心,帮助读者找到自身问题的所在,调整心态,调整看问题的角度,最终摆脱烦恼和痛苦的困惑,活出属于自己的幸福和快乐。
行走在喧嚣人世,修心、修性、修性,给自己修一条宽广的人生大道,在风雨得失中昂起头颅,在悲喜的大潮中挺直脊背,接受人生的各种挑战,忍受住各种突如其来的磨难和苦厄,在一点一滴的积累中逐渐让自己强大起来,在人生的赛场上成为笑到最后的人。
很多人苦苦寻觅幸福,但佛陀告诉世人,做好自己,做好眼前的事,即得幸福,得道。其实,学佛也好,找到幸福也好,首先最应该做的不是念“阿弥陀佛”或空想,而是做好当下的事情,完成一个人在这世上应该做的事。只有把该做的事情做圆满了,才能体悟生活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获得对尘世的正确见解。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那么,人人都可成佛。
我们为什么要修行
大师说:人生需要修行,只有修行,才能经验智慧,才能看破幻象,才能回归内在,才能真正觉醒。
望着大师,我沉默了,我想,也许,人生真的就是一场修行,一场灵魂深处的修行。
而修行,就是为了让生活更美好;
修行,就是为了让生命更真实;
修行,就是为了让灵魂不再沉睡;
修行,就是为了让能量能够扬升;
修行,就是为了让身心能够合一;
修行,就是为了让万物能够和谐;
修行,就是为了能看到自己的缺点;
修行,就是为了能改正自己的错误;
修行,就是为了能提升自己的认知;
修行,就是为了能让自己融入天道;
修行,就是为了能提升自己的智慧;
修行,就是为了能驾驭自己的生活;
修行,就是为了能让人生更圆满;
修行,就是为了能让生命更丰盛。
其实,修行的终点,就是为了能经验灵魂之神,就是为了能够让高维显化,就是为了能够和大我同在。
修行的起点是我,修行的终点是无我,修行的起点是小我,修行的终点是大我,修行的终极智慧。就是,我和我这颗心的关系。
修行修心金句
拿破仑说:“每种逆境都含有等量成功的种子。”真正的修行是修心,修正自己,修正自己那棵烦躁不安,七十二变的心。而不是修正别人,专挑别人的缺点和错误!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孩子面前修脾气,夫妻之间修忠诚,父母面前修孝道,朋友面前修人品,弱者面前修善良,强者面前修淡定,自己面前修一颗淡然的心。
修行人喜欢自己独处,唯有独处才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和空间,静观反思,观照自己的内心,认清自己,看清万事万物!言少不是装,沉默寡言也不是装深沉。当一个人踩着一路坑走过来时,就不想再去踩以前的坑。所以学会了守口如瓶,沉默寡言,只是在保护自己而已。
修行的人都是孤独的,因为修行只和自己有关,于起心动念处关照内心,因为懂得因果,而不在执着,懂得放下,因为拥有信仰,而有屹立不倒的意志。
所谓的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心和行。 改变自己旧有的生命格局和思维习惯。令贪婪变为慷慨,令嗔恨变为慈悲,令愚痴变为智慧。
当你不再刻意去追寻爱情,只是去爱!当你不再去渴望一夜成名,只是去做!当你不再追求虚幻的激情,只喜欢独处思考,并开始注重修养自己的德行时,你的人生才真正开始。
一念修好一念行
念念修好是觉醒
真正的修行人!
不是念珠的收藏家,不是寺院的旅行家,不是佛经的念诵者,不是禅修的爱好者,不是素食主义者,不是避世隐居者,不是俗世慈善家,而是心相,情绪的训练者,是因果的敬畏者,是菩提心的践行者,是万缘拿起,放下的自在者,是无我、无常、空性的修行者。
修行是为了培养我们的健康心态,学习佛的智慧觉悟和慈悲之心,使我们的生命在未来能够生生增上。
人们常说,人生是一场修行,而其中必修的一门功课,便是修心。成长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拂拭心中尘埃的过程。修一颗恻隐心,分享自己的善良;修一颗羞耻心,坚守做人的底线;修一颗辞让心,收获他人的认同;修一颗是非心,看清人生的方向。唯有如此,才能完善人格,光明己心。
人生就是一场修行,你若善良,命运自会为你排忧解难,你若仁爱,自会感受到这世间的温暖,这世上啊,没有平白的付出,你做的善事都会化为福报,来到你的身边呐。
你的工作就是你的修行道场,无论什么职业,都需把修行融入到工作。手戴佛珠,打坐吃素,如果习气依旧,怨愤不减,心态仍浮,那是根本没有修行。你的心灵就是净土,要经常扫除烦怨,别让杂念缠绕。不要总看别人不顺眼,别人也未必看你顺眼。不要总想改变别人,先调整好自己心态。
修行非出家,福人开德花,
皮囊暂借用,灵魂披袈裟,
修行不出家,红尘种莲花,
心地播佛种,处处般若花。
· THE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