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青草绿,最是清明感恩时。为了让学生了解清明的意义、由来及习俗,安陵镇轩岗小学五年级开展了清明节系列活动。
清明节的由来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有:踏清、祭祖、插柳、放风筝、吃青团等。
习俗详细介绍
扫墓祭祖
清明节的时候最隆重的一项习俗就是扫墓祭祖,清明节前后,在外的游子会回到家中,参与到扫墓活动中去,清明扫墓,即为“墓祭”,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祭扫祖先是对先人的缅怀方式,其习俗由来久远。
插柳
清明前后,中国民间有插柳习俗。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柳树成荫。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古人清明放风筝有祛除湿气、消灾解难之意。人们把疾病苦难写到风筝上,剪断放风筝的线,寓意疾病苦难一起飘走,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古人清明放风筝有祛除湿气、消灾解难之意。人们把疾病苦难写到风筝上,剪断放风筝的线,寓意疾病苦难一起飘走,寄托了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吃青团
在清明前后吃青团的食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古代寒食节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踏青
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也称“踏春”。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荡秋千
荡秋千开始流行于南北朝,最早叫千秋,后为避讳改为秋千,古时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唐代时已成为清明节习俗的重要内容。
清明古诗
清明古诗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当时社会风俗和文化的一种描绘。它反映了人们在特定节日里的情感体验和生活状态,成为中国文化中一个经典的意象。
清明手抄报
清明手抄报是指通过手写、绘制、剪贴等方式,展现清明节的主题和意义,以及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清明黑板报、手抄报
一次活动的展开就是学生一次风采的展现,一次能力的提升,一次情感的升华。通过这次活动,能帮助学生丰富清明文化的认知,唤醒传统记忆,弘扬传统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