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小然
创建于03-29
阅读 31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什么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内分泌功能紊乱,导致视网膜结构和功能受损,从而引起视网膜水肿,出血,增生等一系列病变。随着病情发展,从而造成难以挽回的视力损伤。

早发现,不“慌糖”

“糖网”损伤视网膜通常是悄无声息的,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在早期没有任何症状,然而由于视网膜一直被高糖的环境所侵蚀,就逐渐产生病变,导致视力逐渐下降甚至失明。

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

“糖网”常用的两个筛查方法是: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眼底照相和裂隙灯下眼底检查。

一、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OCT)是采用光波作为成像的眼科检查手段,具有非接触,高度灵敏,高分辨率特点,是评估糖尿病黄斑水肿的常用方法,助于定位视网膜的异常增厚区域,并进一步详细了解特定的糖尿病黄斑水肿形态学改变,在其诊断和长期随访中发挥着关键的作用。

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眼科常用的检查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荧光素的分布,来判断患者的眼底血管的情况。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可能会出现视网膜变细的情况,通过该检查可以判断患者的视网膜血管是否存在异常。

“糖网”的常见症状

“糖网”的危害

怎样治疗“糖网”

一、玻璃体腔注药术

通过药物抑制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因子的生成,使新生血管萎缩,减弱新生血管渗漏,减轻黄斑水肿。

由于眼睛存在着血眼屏障,患者全身用药(静脉和口服)、局部用药(眼药水和眼药膏)时,药物进入眼球要受到一些影响,难以在眼内或眼底形成有效的药物浓度,疗效有限。玻璃体腔内注射与其它给药途径相比,具有药物作用针对性强、药物在眼内组织起效快、容易达到治疗所需的药物浓度、局部用药,降低全身用药的副作用

目前,玻璃体腔内注射已用于多种眼科疾病的治疗,包括: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或白内障手术后等引起的黄斑水肿、黄斑区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视网膜新生血管等。当出现黄斑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病变时要及时注药。

黄斑水肿玻璃体腔注药术治疗前后对比图

二、眼底激光光凝术

激光治疗被认为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方法。光凝治疗可以促使新生血管消退并阻止它们再生,增加脉络膜对视网膜的血氧供给,减轻黄斑水肿。当视网膜出现无灌注区及(或)新生血管、黄斑水肿等病变时,要及时给予视网膜局部或全视网膜激光光凝治疗。

三、手术治疗

当出现玻璃体积血伴或不伴牵拉性视网膜脱离等情况时,应尽早行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

“糖网”可防可控

糖尿病患者需要密切控制血糖、血脂、和血压的水平,并定期接受眼部检查,早期发展和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以减少其对视力的影响。

“糖网”造成的视觉损害是不可逆的,往往会影响到双眼,90%的糖网引起的严重视力损害是可以避免的,只需做到早筛查、早发现、早治疗、定期复查!

阅读 31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