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枝独秀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莒南县第二教研共同体语文学科五年级组第二次单元集体备课

张秀华
创建于2024-03-29
阅读 3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风拂煦花满枝,风劲扬帆正当时”。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语文教育的新要求,把新课标学习落到实处,提升教师研究教材、研究课堂、研究学生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县教研室安排,经共同体研究决定,于3月29日下午进行了第二共同体语文学科第二次单元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由葛美玲老师主持,葛老师就集备的意义、集备的准备做了发言,葛老师强调备课时要有资源意识、合作意识、整理意识,让备课更好的服务教学。然后分别由板泉小学朱梦兰老师、大店小学刘芸含老师和绣针河小学谢慧超老师给我们讲解第四、五、六单元。

       首先,板泉小学朱梦兰老师对五年级第四单元整体设计进行展示。朱老师从单元课程理念、单元课程任务、教材分析、本单元教学规划等几个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让老师们快速的把握本单元的重难点,理清文章脉络,建构本单元的知识支架。

        本单元以“责任”为主题,编排了《从军行》《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三首古诗和《青山处处埋忠骨》《军神》《清贫》三篇课文,意在让学生感受先辈们的崇高精神。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本单元的学习,既包括体会人物的感情,也包括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其变化,体会的角度更多元,需要学生对人物内心体会得更丰富、细腻、深入。围绕这个要素,教材设计了多角度的练习活动。

      本单元主要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第三学段的学习内容就指出:阅读、欣赏革命先烈创作的文学作品,以及描述他们英雄事迹的诗歌、小说、电影等作品,感受革命领袖、革命先烈伟大的精神世界和人格力量用讲述、评析等方式,交流自己的情感体验。基于以上分析,本单元的大概念确定为:人的内在意识往往表现在其外在的言行举止等细节中。

       然后由大店小学刘芸含老师为我们讲解第五单元。“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本单元是习作单元,以培养学生习作能力为单元主要目标。《人物描写一组》一课有三个片段组成,分别为《摔跤》《他像一棵挺脱的树》和《两茎灯草》,给我们展现了机灵的小嘎子,高大健壮、充满活力与自信的车夫祥子,爱财胜过爱命的严监生等众多人物形象,《刷子李》表现了刷子李高超的技艺。编者用心独特,展现人物从顽皮的孩子到青年,中年,老年。让读者认识到不同年龄段各色人物形象。

      从本单元选文和语文要素的落实来看,本单元可以归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

       本单元语文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要求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本单元的教学,要紧紧围绕培养学生写人的能力这条主线,以“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作为任务来驱动学生的学习。在精读课文部分,引导学生体会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基本方法;

       第二,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集中指向培养习作能力。本单元精读课文的教学目标应聚焦在习作能力方面,主要引导学生把握课文选取的典型事例,从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外貌、神态、心理等的语句中感受人物的特点,发现、提炼具体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要重点围绕表达方法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分享。

       接下来是绣针河小学谢慧超老师从单元整体解读,单元大情境和任务说明三个方面给我们讲解第六单元。

       本单元以“思维的火花”为主题,编排了三篇课文,展现了思辨与智慧,意在引导学生树立结合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知道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训练要素:阅读训练要素是“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文中人物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把握能力和根据具体情况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交流平台”进一步强调了解人物思维过程对深人理解课文。

        在课程内容上,本单元从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对第三学段的要求是“阅读哲人故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等,感受其中的智慧,学会其中的思维方法”。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阅读、比较、推论、质疑、讨论等方式,梳理观点、事实与材料及其关系;辨析态度与立场,辨别是非、善恶、美丑,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负责任、有中心、有条理、重证据地表达、培养理性思维和理性精神。

       主备人根据集备材料,出10道左右问卷调查题目,编辑成“问卷星”调查问卷,生成二维码,放在PPT开头,在共学环节出示,老师们现场扫码,答题。

        主持人在三位主讲人完成讲解后将3个单元的个性化问题PPT进行汇总、整理,集体研讨时,组织大家对三个单元的个性化问题进行分组讨论。

      备课组成员积极发言,对教学目标的达成、策略的调整、教学预设、困惑难点等这些个性化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每个小组集中讨论一个问题,选出代表进行最终发言汇报,其他组员可进行补充;讨论交流时,主持人控场、提问、发言,各年级各单元“记录人”进行有效记录,会后梳理最终形成集备有效问题定稿。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建立了团队合作和集体备课的长效机制,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备课效率和教学质量。通过集体备课和团队合作,教师们共同探讨和研究语文教学问题,实现了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阅读 3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