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潜心教研勤探索,扎根教学促提升”。为了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准确把握教学方向,打造高效课堂。二十三校五洲分校科学组全体教师在侯月峰副校长的组织下,积极响应平城区科学中心教研组要求,认真开展了3月份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为“从知识积累转向概念建构的教学探索”,通过线上教研的方式呈现。教研活动共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由南京市晓庄学院的卢新祁教授讲解《小学科学的学科性质和发展方向》的讲座;第二部分,由彭加同老师对《认识水》这节课进行课例解析,并由路培琪老师对这节课进行点评。






在讲座中,卢新祁教授通过对科学课程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小学科学学科的主要现状,科学知识体系的四个层次,科学课的几个发展阶段,课程标准的相关数据,科学课近三十年的变化,科学课始终面临改革等问题的解读,让我们知道了科学的价值。卢新祁教授对小学科学做了进一步的研究,他把科学分为两个纬度,纬度1:科学与工程学实践活动,纬度2:跨学科概念(统一的科学概念,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他指出:“科学探究”依然是科学教育的重要方面,也是科学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途径。我们要认清学科的本质,科学的重要特性是实践性。科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科学素养。无论城乡,科学教师任重道远。






接下来,彭加同老师对《认识水》一课进行课例解析。本课由喷泉的视频导入来揭示课题,通过讲解喷泉的形成以及构造,让学生了解喷泉。通过引导学生利用身边合适的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小喷泉",经过评价与改进后尝试让"小喷泉"喷得更高。通过实验,学生能更加直观的理解科学原理,并培养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









最后,路培琪老师对《认识水》一课进行点评。这是一堂精彩、成功的课,做实验时看到了学生的喜悦与享受,给学生心理种下一颗科学课是有趣的、好玩的种子,使学生对科学课产生兴趣。课上要注重学生的表现,一节好课是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发挥智慧,获得喜悦,与老师达到最佳状态的心意交流。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通过本次教研活动的学习,我们对科学学科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路径与方法。学习是最美的遇见,成长是最美的风景,教研活动是老师们最好的成长平台之一。相信科学学科的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
图片提供:吕艳辉
图文编辑:郭虹蓉
内容审核:侯月峰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