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知识培训———秦都渭滨中心幼儿园

渭滨中心幼儿园
创建于03-29
阅读 629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提高幼儿园全体教职工安全意识,增强教职工的急救知识,保障全园幼儿的生命安全,秦都渭滨中心幼儿园2024年3月29日下午开展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培训活动。

        “海姆立克腹部冲击法”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一位名叫海姆立克的急诊科医生发明的,也被称为“生命的拥抱”。

        海姆立克急救法原理是通过冲击腹部,特别是膈肌下方的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肺部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气流具有冲击性和方向性,能够迅速冲入气管,将堵住气管或喉部的异物排出,恢复正常呼吸。

如何判断异物卡喉

快速简易识别:三不能+V型手

   “三不能”:不能说话、不能呼吸、不能咳嗽

     V型手:双手不由自主呈V型紧紧抓住自己的喉咙

  急救定位

        急救手法—0~1岁婴儿

压胸法  

        让其躺在坚硬的地面或放在抢救人的大腿上,抢救者用中指和食指冲击压迫胸部,动作轻柔并快速按压5次。

拍背法  

        将身体扶于前臂上,头部朝下用手支撑宝宝的头部及颈部,用另一手掌根在背部两肩胛骨之间拍击5次。

急救手法—儿童

        3岁以下儿童

       抱起来,一只手捏住颧骨两侧手臂贴着前胸,另一只手托住后颈部,脸朝下趴在救护人膝盖上,在背上拍1-5次,并观察异物是否吐出。

3岁以上儿童

        从背后环抱住,手放在窒息者的腹部。双手握拳,拳心向内向上挤压腹部,注意挤压要快速有力、迅速挤压5次看窒息者的反应。

急救手法—成人

        施救者站在窒息者身后,将窒息者双腿分开形成一个三脚架形从背后环抱住窒息者,手放在窒息者的腹部(胸骨以下、肚脐以上)双手握拳,拳心向内、向上挤压窒息者的腹部注意挤压要快速有力,可以迅速挤压5次看窒息者的反应。

急救手法—自救

        一手握拳,一手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的向内上方压迫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的进行。

        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的水平物体上,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注意事项

        1、在气道异物无法自行通过咳嗽和海姆立克手法排出,持续有呛咳和呼吸困难表现时,立即到医院急诊就医。

        2、海姆立克手法无效时引起窒息、意识丧失,立即就地开始心肺复苏,并拨打120急救电话。

        对于缺氧最不耐受的就是大脑,大脑在缺氧4分钟后会造成不可逆损害,因此尝试自行排除异物时间要把握 “黄金抢救四分钟”。最好一人施救,他人拨打急救电话。

       保健主任周老师讲述了海姆立克急救法针对不同人群的关键要领及如何正确应用海姆立克急救法,从而解决异物堵塞呼吸道问题。

      培训过程中,老师们认真倾听以更好的保障幼儿安全。通过学习老师们现场演示“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要领。

       通过培训增强了教师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教师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我园始终把幼儿的安全放在首位,以幼儿的健康发展为中心,加强规范幼儿一日流程,提高教师安全意识,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

                                      编辑:周老师

                                      审核:苏园长

                             

                      

阅读 629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