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是一切数学活动的根基,计算能力关乎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探索更多数学奥秘的敲门砖。
在“双减”背景下,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数学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锻炼扎实的计算功底,培养灵活的思维习惯,“星火”数学工作室历经两年时间,对如何提高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进行深度分析和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联盟校“同上一节课”联合教研中做成果展示。
八位工作室成员围绕习惯、算理、兴趣和训练四个方面共探数学学科高质量发展之路。
日常入手,培养计算习惯
一年级是打基础的阶段,对于一个六七岁的孩子来说,关键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开学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发现孩子在计算时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将“-”看成“+”;学生书写不规范,随意涂改,导致数字变形,如0和6,1和7,4和9;针对以上问题,工作室成员进行了深入研究,分析了问题原因,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每日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训练是学科学习的必要环节,要理解、巩固、熟练某些知识转化为能力,离不开训练。坚持每天口算,口算能力的快慢和训练的密度有着关系,口算方法掌握了,接下来就是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口算方法的熟练程度。
帮助学生弄清算理,揭示规律
在计算教学过程中,最忌讳的是重结果轻思维、重法则轻算理的做法。要让学生弄清算理,不但知其然还知其所以然。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架一座桥梁——算理。
兴趣引路,提升计算欲望
教师还要注意用兴趣引路,提升学生想要计算的欲望。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使学生乐于计算。在计算题的教学中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开展计算比赛活动等。同时,改善评价的方法,像分小组竞赛、评选“计算小能手”等。
一路芳华,不忘耕耘初心。一路追梦,至臻砥砺前行。工作室的每位成员都会带着期望,怀揣对教育的赤诚之心,以最佳的状态寻觅出美好教育路径,让我们同心筑梦,一路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