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课堂,别样精彩——农科小学3月教研纪实

吃土群众
创建于2024-03-29
阅读 35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进步的“扶手”,是教学质量提高的“助推器”,更是教学质量和自身成长的源泉!有效的教研活动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三里乡农科小学在3月份组织开展了“高质课堂”活动。


     第一堂高质课由数学教研组长谌志阶老师首先为我们带头示范,他执教的内容是一年级数学《分类与整理》。

磨课

说课

    谌老师在开始教学之前,准备好系列相关教具,做足了课前准备。整堂课内容设计合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类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举例、展示物品等方式,将不同物品的形状、颜色、用途等特征呈现给学生。同时,通过互动问答、小组合作等方式与学生进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组织形式多样:采用同桌合作、小任务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和教学效果,同时也渗透了数学中符号化的思想。教学反馈方式灵活:教师们注重对学生的反馈,不仅口头评价,还通过展示学生作品和引导修改,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整堂课给观看老师以一种不急不忙的高级感,是一节氛围愉悦、效果扎实的数学好课。



  

      第二节高质课是由马小红老师为我们带来六2班语文《匆匆》。

说课

磨课

     文章《匆匆》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奈和惋惜。马老师将学习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怎么表达情感的。阅读的时候,先读通读懂,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再带领学生想开去,想到与课文有关的人和事,景和物,情和理,借以活跃思想,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马老师设计“谈话激情,导入读书”的环节,这就给这节阅读课奠定了一个很好的学生阅读情感上的基础。而后,在学生读书过程中,马老师带领学生深入地读,富个性地悟,开放地谈。学生在读书、感悟之后,各抒己见,是很好的互学过程,很多学生的个人感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升华。

   马老师注重读书中的积累与运用,培养学生语文实践能力。《匆匆》这篇散文采取了多种修辞手段,用得精当。学生认识到这些方法在表达上的好处,主动积累好词、好句、好段,并学习运用所学知识。马老师的教学功底确实扎实。

    

    第三节高质课是由刘香玉老师为我们带来三1班英语《At the zoo》Let's learn部分。

   本节课刘老师主要教学四个形容词thin, fat, tall, short 。导入部分刘老师通过一个谜语和一首欢快的歌曲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单词新授环节,通过对比各个动物的特征,适时教授新单词和练习新句型。

   刘老师善于利用丰富的体态语言等教学手段进行教学,活化了枯燥的教材,使外语学习变得生动活泼,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在学唱歌曲中,将整个课堂气氛推向高潮,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课后,教研组立即展开了评课议课活动。活动中大家踊跃发言,积极献策,执教老师都表示收获满满。

   通过高质课堂,大家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层的了解。教育不仅是教,更是教与学互动的一个过程。一味地向学生灌输书本知识只是一个教书匠的水平。只有通过在教育中不断学习,在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对教学有所创新,才能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农科小学的教师们扎实开展高质课堂工作,力争将教学水平再提新台阶。


撰稿:佘晓婷

审核:谭艳荣

阅读 3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