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和蛤蟆

小凡
创建于03-29
阅读 29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吃完加餐和孩子们一起散步,当来到三楼后,大班哥哥姐姐们的信息墙和橱柜上的作品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只见他们一会儿摸摸橱柜上的作品,一会儿几个人凑到信息墙上看上边的图片,嘴里还互相交谈着。

        当我们散步到大三班时,我突然听到逄炤轩大声喊:蛤蟆,这里有一只蛤蟆。这可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很快就围上来几个孩子,朝着逄炤轩指过去的方向看去,我也望去,嗯,确实有一只“蛤蟆”,不过确切的说这是一只青蛙。还没等我说话,认识很多字的厉承沫就说:这是青蛙。逄炤轩听到说:这是蛤蟆。

那它到底是什么呢?

是蛤蟆还是青蛙

        回教室的路上孩子们还在讨论蛤蟆和青蛙的事情。

张家辉:我见过青蛙,我妈妈给我买的书上就有青蛙。

刘钰林:我在老家见过蛤蟆。

逄炤轩:我也见过蛤蟆。

纪泠呈:老师我也见过蛤蟆。

厉承沫:老师,可是呢个墙上不是青蛙吗?

赵奕涵:老师你见过蛤蟆吗?

        孩子们看向我,争前恐后的说自己见过蛤蟆或青蛙。

        从孩子们的表达中我听到“蛤蟆”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大家好像都见过“蛤蟆”或者“青蛙”,可真的是这样吗?

        回到班里我分别找了一张蛤蟆和青蛙的图片给孩子们看,孩子们好像并不能准确区分开。

       于是起床后我将蛤蟆和青蛙的图片投放到屏幕上,告诉孩子们左边是蛤蟆,右边是青蛙。引导孩子们先自我观察两者的区别,然后在互相说说自己的发现,最后请个别幼儿找不同。

教师思考:在倾听幼儿自我交流和表述的过程中,我发现孩子们并不能很好的区分它们。说明孩子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生活经验不足,更多的远远的见过或者听家人说过,并没有仔细观察和对比过,因此将青蛙和蛤蟆混淆。所以我通过出示照片的形式,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对比,自己发现两者的不同,通过直接感知的形式补充自己的生活经验。

相同点和不同点

        观察青蛙和蛤蟆图片的时候,我发现孩子们能很好的说出两者的不同,但相同点却被忽略了,而且因为长相的原因孩子们看起来更喜欢青蛙。

于诗诺:青蛙身上滑溜溜的。

厉承沫:蛤蟆身上有很多小坑。

逄炤轩:我看着蛤蟆身上有很多小痘痘。

刘晨旭:蛤蟆的腿趴在地上,青蛙是站着。

肖竣泽:它们的颜色也不一样。蛤蟆黄黄的,青蛙绿绿的。

听完孩子们说的后,我进行了总结:你们都很会观察,找到了很多青蛙和蛤蟆的不同。但找到它们的相同点了吗?

杜墨:他们都有四条腿。

王恩泽:他们都有一个嘴巴。

徐一卓:他们有两只眼睛。

        受限于经验,孩子们只能通过外形找到他们的相同点。于是我结合图片详细介绍了两者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听到青蛙有牙齿的时候,孩子们特别兴奋,忍不住和旁边的小朋友聊了起来。

刘晨旭和杜墨:青蛙还有牙齿呢。

厉承沫:老师,青蛙的牙齿和我们一样吗?

我说:你们觉得呢?

厉承沫:我猜他肯定和我们一样。

逄炤轩:青蛙的牙齿和小狗的牙一样。

岳芮安:我觉得青蛙的牙和小猫一样。

杜墨:和小兔子一样。

        虽然我没有仔细研究过青蛙的牙齿,但我立马给孩子们找了青蛙牙齿的图片,看完青蛙牙齿的孩子们立马又开启了聊天。

王文静:青蛙的牙齿好小。

厉承沫:哦,原来青蛙只有两颗牙齿。

丁奕辰:老师,它的牙齿也太小了吧。

……

教师思考:孩子们结合图片自主发现了青蛙和蛤蟆的不同点,虽然只能比较浅显的发现青蛙和蛤蟆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但他们能根据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大胆猜测。这时通过出示青蛙牙齿的图片能更好的满足和验证他们对青蛙牙齿的猜测。通过找相同和不同,孩子们也了解了青蛙和蛤蟆的特征、本领和生活习性,补充了他们的认知经验。

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

        听完绘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后,杜墨看到里边的小蝌蚪,忍不住对我说:老师,我见过小蝌蚪。

我说:是吗?你们都见过小蝌蚪吗?

大多数孩子都说见过。于是我又问:小蝌蚪长什么样子?

“小圆点”“后边有一条小尾巴”

        我意识到孩子们受限于绘本故事,紧接着我出示了两张蝌蚪的图片。问:是这样吗?他们点点头。我又说:不过这两个蝌蚪长大了可不全是小青蛙,也有可能是只蛤蟆。

厉承沫:啊?为什么会这样?

我:因为青蛙和蛤蟆产下的卵长大一点后都叫小蝌蚪,但是他们却不完全一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于是我先出示了青蛙卵和蛤蟆卵,通过图片,孩子们能更好的发现两者的不同。

刘钰林:蛤蟆卵像蛇的形状一样,里边有些小圆点。

肖竣泽:蛤蟆的卵像一条线。

于诗诺:青蛙的卵是一个小圆圈。

我肯定了孩子们的发现,又出示了蛤蟆卵和青蛙卵长大到小蝌蚪的样子。原来它们不光卵不一样,小蝌蚪也不一样。

杜墨:青蛙小蝌蚪有个大大的尾巴。

赵奕涵:蛤蟆小蝌蚪的尾巴很小。

刘钰林:蛤蟆小蝌蚪的头很大。

逄炤轩:青蛙小蝌蚪的颜色有点黄黄的,蛤蟆小蝌蚪的颜色是黑的。

教师思考:在孩子的眼中小蝌蚪长到了就是青蛙,他们不知道两者的区别,因此这时通过出示图片引导幼儿发现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的不同,有利于帮助幼儿建立一个正确的认知。

小青蛙跳跳跳

        虽然认识了青蛙和蛤蟆,但因为季节的原因,我们现在不能近距离的观察他们。不过这可难不倒我们,于是折纸-小青蛙就出现了。青蛙的本领之一就是跳的远和高,孩子们回家后纷纷大展身手,第二天每个人都带来了好几只小青蛙。一来到教室就迫不及待给我展示。

王文静:老师,你看,我还折了一只很小的青蛙。我一看真有一只迷你小青蛙。

肖竣泽:老师,我妈妈给我折了一只,我自己折了一只。

于诗诺:我也折了两只小青蛙。

        好几个小朋友都在给我展示他们的小青蛙,甚至还有小朋友已经开始比赛谁跳得远。看到孩子们这么浓厚的欲望,我提议吃完早饭再玩。于是,今天吃饭的速度特别快,他们都想玩玩自己的小青蛙,也想和别人的青蛙比一比。

于是一场同伴之间的青蛙比赛就出现了,虽然没有明确的输赢,但是他们都不停的摁着自己的小青蛙,希望它能跳的更远一些,不过从他们的表情和语言中,我注意到,即使跳的很近,孩子们依然开心的不行。

        除了折纸青蛙,我们小朋友还化身成“小青蛙”跳荷叶,在游戏中我们由近及远的变换了荷叶之间的距离,又增加“捉害虫”的游戏情节,让孩子们既收获了快乐,又学习了蛙跳。

       在玩折纸青蛙的时候,我看到孩子们都很喜欢玩,有的趴在地上,有的跪在地上,有的坐着,声音中充满了欢乐和喧闹。考虑到有小朋友还没有吃完早餐,我让吃完早饭的小朋友到门外的走廊玩,既满足孩子们的玩的欲望,又不打扰教室内没吃完早餐的小朋友。

       在玩小青蛙跳荷叶这个游戏时,我通过调整荷叶之间的距离,引导幼儿感知青蛙的弹跳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幼儿的腿部力量。

       活动中,我追随幼儿的兴趣点,当幼儿根据观察结果提出自己的疑时,我没有立即给出答案,而是通过幼幼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大胆猜测,最后再通过直观形象的方法补充了他们的认知经验。通过“是蛤蟆还是青蛙-相同点和不同点-青蛙蝌蚪和蛤蟆蝌蚪-青蛙跳跳跳”这一系列活动,幼儿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又丰富了认知,同时也为夏天的到来,蛤蟆和青蛙的出现,提供了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能帮助幼儿更好的认识自然,感知自然。

阅读 29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