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在迎接这个传统节日到来之时,我园组织孩子们开展了“巧手做青团”节日主题活动,一起体验在“玩中学、做中练”的乐趣。
活动开始前,老师借助多媒体帮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意义、由来以及清明节的本地风俗,让孩子们知道“艾草青团”长什么样子。同时,老师还组织幼儿欣赏和学习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歌谣,让孩子深刻体会清明节的文化内涵。
清明节伴随着温柔的四月即将到来,幼儿园里到处充满了春的气息,可爱的小朋友们这会儿在做什么呢?咦~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艾草香,寻着这香味,我们发现原来是博白县松旺镇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正在制作青团呢。
活动上,孩子们目不转睛地观察着老师教的每一个步骤,生怕错过什么,终于轮到孩子们动手了,他们一个个兴致勃勃地制作了起来。
孩子们从散发着艾草香气的面团中取一块和自己小手差不多大的糯米团子,通过揉、搓、团、压,各种动作齐上阵,一个个糯韧绵软、油绿如玉的青团就完成啦。
午饭前时间,做好的青团碧绿碧绿的,每个孩子做的青团都有自已独特的造型。孩子们安静地坐在等待一起来品尝自已做的青团,哇!热呼呼的青团真香啊!欢快的气氛洋溢在班级的每个角落,清新的香味飘满了整个幼儿园。
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蕴含着精神信仰和节俗礼仪等内容。
01
踏青
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
02
放风筝
过去,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带来好运。
03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04
扫墓祭祖
清明节扫墓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目的是为了感谢祖先亲人的恩惠,显示后代的繁荣兴旺,过程严肃且真诚。
通过本次制作青团清明节主题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学习了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等知识,和老师一起动手做青团,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他们用自己的小手揉出一团团春天最浓郁透彻的香气,同时也让老师意识到可以在实际生活中去挖掘幼儿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