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气温回暖,湿度回升,各种菌类进入了生长旺盛期,同时也是误食有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事故的高发期,为杜绝食用野生毒蘑菇而引发食物中毒事件,美乐幼儿园特在此为大家带来野生毒蘑菇中毒防范科普小知识,谨防野生毒蘑菇中毒。
安全教育—预防野生毒蘑菇
认识野生毒蘑菇
常见的野生毒蘑菇有哪些类型?长什么样?为了家人的生命健康,今天的野生毒蘑菇科普知识赶紧了解一下吧!
如何辨别野生毒蘑菇:
一般来说,毒菌的颜色比较鲜艳,有疣,毒菌的帽子上会有疙瘩,还有的有红斑、沟托、沟裂,有的菌子上有菌托、菌环,一般的毒菌摘断以后会有浆汁流出来,味道刺鼻。毒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识别:
1.多呈红紫、黄色或杂色斑点,柄上有环和托。
2.闻气味:毒菌往往有辛辣、恶臭及苦味,可食菌则有菌固有的香味,无异味。
3.变色试验:用葱白在菌盖上擦一下,如果葱白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则无毒。
4.银器识别:毒菌煮熟后遇上银器往往变黑色。
5.蒜丁识别:遇蒜丁变蓝色或褐色。
6.牛奶试验:将少量新鲜牛奶洒在菌表面,如果牛奶在其表面上发生结块现象,则可能有毒。
二、使用毒蘑菇后中毒现象
(一)胃肠炎的症状
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如果是重度的中毒,会出现水和电解质的紊乱,甚至发生休克,昏迷。或者出现少尿,无尿等肾功能衰竭的症状,甚至引起死亡。
(二)神经精神症状
主要表现为流口水、大汗、流泪、瞳孔缩小、对光反射消失,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等。甚至出现幻视幻觉、哭闹无常等精神症状,有个别患者出现呼吸循环衰竭。
(三)溶血症状
吃野蘑菇中毒以后,会出现的溶血症状,主要发生贫血、眼球发黄、尿呈浓茶水样,甚至导致血小板减少、出现皮肤紫斑、呕血、便血等。
(四)多个脏器受损的症状
经常会出现肝脏肿大、黄疸、肝功能异常,肝昏迷,甚至抽风,休克等。
三、使用蘑菇后如何自救
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前往医院。
2.及时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进行催吐。
3.饮用少量盐糖水,补充体液,防止脱水导致休克。
4.如果患者已昏迷,不要强行向其口内灌水,防止窒息,应为患者加盖毛毯保温。
5.有人发生中毒后,凡同食用过同样蘑菇者均应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6.保留剩余蘑菇样本,送有关部门鉴定,这有助于确定毒素的种类及制订合适治疗方案。此外,专家建议吃蘑菇的同时最好不要饮酒,因为一旦吃到的是毒蘑菇,酒精会加速毒素的吸收。
四、对野生毒蘑菇说“三不”
温馨提示:
(一)不采摘野生毒蘑菇
在户外不要因为好奇或为满足口腹之欲采摘野生蘑菇或来源不明的蘑菇、野生植物等,由于鉴别毒蘑菇并不容易,所以不要轻易采摘。
(二)不购买野生毒蘑菇
勿从路边摊贩处购买蘑菇,即使在正规市场上购买野生蘑菇,也不能放松警惕,尤其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不要偏听偏信,轻易买来食用。不要购买来源不明的中药材。
(三)不食用野生毒蘑菇
为避免食物中毒,家庭要慎食野生蘑菇。集体聚餐、餐饮服务、民俗旅游等不要加工食用野生蘑菇,以确保饮食安全。在自制药酒和利用中药材煲汤前,一定要详细了解有关药材的知识,并从正规渠道购买药材,以确保健康和生命安全。
拒绝毒蘑菇
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也维系着全家的幸福。请全体师生、家长积极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孩子的饮食安全构筑一道坚实的屏障!珍惜生命,谨防中毒!
吃菌千万朵,安全第一条!
不要采摘野生毒蘑菇!
不要食用野生毒蘑菇!
———美乐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