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最美三月天,春花烂漫绽新颜。万物复苏的季节洋溢着美好的诗意。浦口区大桥小学迎来了新学期语文教研组教研活动的有序开展。活动有幸邀请到浦口区小语教研员狄万玲老师莅临指导。
陈萍老师执教六年级下册的《十六年前的回忆》,这是李大钊同志的女儿李星华在1943年李大钊遇难十六周年的时候写的一篇回忆录。这篇文章从女儿的视角,为我们还原了一位革命先烈在危难时刻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从容赴死的感人形象,表达了对父亲为理想献身的精神的理解、敬佩,表达了对反动派残杀革命者的痛恨,以及对父亲的敬仰与深切的怀念。
陈老师课前仔细研读教材,抓住本单元主题“理想与信念”,紧扣本单元语文要素,设计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教学,引导学生在品读语言的基础上真切感受革命先烈的光辉形象!整节课,陈老师和学生们配合默契,课堂气氛热烈,李大钊同志的光辉形象在孩子们的思索、讨论中变得越发高大起来!
张洁老师执教的是五年级下册的《军神》,这是一篇小说,写了刘伯承的眼睛受了重伤后,到德国人开设的诊所就医,为了尽量减少对大脑的影响,他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巨大疼痛接受了手术,表现出钢铁般的意志,体现出他为了能全身心地投入革命,不惜自己承受巨大痛苦的精神。
教学时,张老师先通过课文中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接着,紧紧围绕语文要素,展开教学,她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刘伯承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创设一次次情境,让学生激情朗读,深入体会刘伯承的精神品质。接着,张老师让学生体会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钦佩和称赞,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这就有效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率,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最后再次回扣课题,提出何为军神。军神是具有军魂的军人,即有坚定的革命精神、有不怕牺牲的革命斗志、有能忍常人之不能忍的毅力。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评课环节中,两位老师对自己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狄老师及听课教师进行了集体评课,对课堂中的亮点给予了肯定,同时也指出了课堂中的不足,并共同探讨了解决方法。
本次教研活动已圆满落下帷幕,我们在活动中历练,在活动中成长,在活动中汲取营养,在活动中改进教法。但“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将秉承着“学无止境,教无止境,研无止境”的理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