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晶·教务】专家引领明方向 携手同研共提升—记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胡明老师指导教研

阅读 558

时光清浅,岁月如歌,撷一束光阴,抚过心间。唯有研语的芳华,沉香流年。三月春光无限好,遍地黄花分外香,在这春意盎然的季节里,灵武市第六小学数学教研组立足单元整体教学,培养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建设,开展了“专家引领明方向 携手同研共提升”的教研活动。

课堂展示

00:20
00:36
01:09

第一节课是赵岚老师执教的《体积与容积》一课,赵老师精心为学生准备了充足的学具,先让学生摸一摸,比划一下并说一说他们心目中的橘子,苹果它们所占的空间是什么,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物体占了一定的空间;再让学生判断大小差不多的土豆和红薯谁占的空间大,通过实验让学生比较出土豆占的空间大,红薯占的空间小,让学生感受到占的空间有大小区别;接着让学生比较一个粗又短和一个细又长的量杯哪个装的水多,通过活动让学生感知到什么是容积,本节课教师注重学生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到体积和容积的概念,也提高了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00:24

第二节课是由金小芳老师执教的《体积单位》一课,在理解了什么是体积的前提下,金老师给学生两个大小不同的长方体,让学生比较出谁的体积大,在直接观察不出谁的体积大的时候,有学生想到了把长方体分开,分成大小一样的小正方体,比较小正方体的数量的即可;接着老师给学生给出了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和1立方分米的小正方体,让学生度量了它们的棱长,得到了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并推理出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最后老师又通过让学生用橡皮泥捏,米尺搭等方式,感知了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大小,并寻找身边大约同样大小的事物,帮助学生理解掌握这些体积单位。

研讨交流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完两位老师的课以后,灵武市第六小学校长杨文忠、副校长马丽萍、教务主任李婧及我校全体数学老师和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胡明老师、灵武市数学教研员李海国老师,在数学教研组长马小萍老师的组织下,围绕本次活动主题“专家引领明方向 携手同研共提升”,展开了研讨交流。

00:49
00:17

首先就第一节《体积和容积》一课,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胡明老师将本节课每个环节和老师们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做了以下点评:1.指出本节课上完后一定要让学生掌握两个知识点①它们的概念②它们的区别,2.建议第一个环节设计将土豆和红薯分别放入装满水的量杯,有水溢出,因为土豆和红薯占了一定的空间,有大小,从而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3.指出在直接观察不出体积大小的时候可能就需要借助工具进行间接比较,准备相同的量杯装同样多的水(要求能没过土豆和红薯),再将东西放入,从水平面的上升程度比较,即蕴含了a+b>c+b则a>c(不等式的传递性),而且这个活动就要进行分组活动,应该让学生都参与活动感知体积大小,4.最后一个活动是要求设计实验,应该让学生自己进行,这样学生才能思考,进行实验条件的补充,在面对高矮粗细都不同的量杯时,能想到第三方(找两个相同的量杯,把水倒入比水平面),再进行比较,对这一点灵武市数学教研员李海国老师也指出,如果学生能想到直接将一个量杯装满水倒入另一个水杯,看有无剩余水来比较也可以,对此胡明老师觉得这样想更好,如此更能体现出设计实验时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建议不要给定思路。

01:38

接着银川市教科所教研员胡明老师就第二节《体积单位》一课的每个环节和老师们也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做了以下点评:1.本节课体积单位的产生应该让学生自己想想办法,2.就如何让学生自己寻找体积单位进行了探讨,指出在回忆面积单位产生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重叠、切割的方法,对比两个长宽高不同的长方体的体积,并用最后多出来的那一块小正方体(也就是单位体积)去量原来的两个大正方体,发现一个大正方体包含15个小正方体,另一个大正方体包含有16个小正方体,从而比出体积的大小,自然而然地产生了体积单位,灵武市数学教研员李海国老师演示了这个过程,引发了老师们的思考,而且胡老师指出是因为需要用到体积单位才产生了体积单位,要让学生产生这种感觉,这是教不出来的。

数学的真正魅力在于它的深度、广度和无限性,每一次探索都会带给我们新的惊喜和启示。春已到,正是撸袖奋斗时,让我们互学互研,互研互磨,凝聚力量、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扬帆起航,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

校训:善行一生 悦读天下

校风:德以善为根 学以读为本

教风:善教 善研 善思 善行

学风:善言 善行 悦读 悦美

图文:赵玮

审核:马丽萍 李婧 马小萍

签发:杨文忠

阅读 55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