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一致性”之风,思“教学评”之策——李玉玺领航工作室组织开展“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晓丽君
创建于03-28
阅读 325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3月28日上午,李玉玺领航工作室在清风湖小学组织开展“教学评”一致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共分为三项议程。首先,由清风湖小学夏晓月老师执教统编版教材一年级下册《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课。夏老师立足低学段学生学情,在课堂上捕捉学生学习难点,准确把握本课学习的进阶式要求,利用助学单嵌入多样化的评价,绘声绘色引导学生本本真真学语文,在老师柔声细语的引导中孩子们沉浸其中扎扎实实学语文。本课分两个课时呈现了常态课完整的教学过程和务实的教学风格。

       接下来,李玉玺校长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阐述了本次活动的目的:一是引导教师们扎实上好常态课;二是抓课堂实效以探索更有成效的教研方式;三是,探究解决课堂上师生单向交流的困境的方法;四是尝试在课堂中嵌入评价,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五是夯实语文课学生语言积累的任务;六是,展示清风湖小学对教师专业培养的要求和策略。

       同时,李校长结合本次活动的筹备与思考做了名为《课堂教学评价的探索与实践》的报告。在报告中李校长与老师们分享了三点:一是,理清评价的概念(从源头看评价);二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思考(从现状看评价);三是,课堂评价量规制定的探索(从目的看评价)。李校长从理论层面解读了“评价”的源头指教育评价,即引导确立科学的育人目标。他着重指出,评价的目的不是评判而是促进和激励。而学科评价为下位概念,即立足学科教学的实施的语文课程评价分为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其中李校长重点指出过程性评价的意义,即促进教与学的及时改进;真实、完整地记录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整体表现;发挥多元评价主体的作用;收集整理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性表现。李校长顺势抛出当下“课堂评价”的几点现状:有评价意识是否达到评价促学;形式化评价是否让课堂环节臃肿;评价指向是否明确,评价结果是否可视化;评价是否真实、可行、有效,这四点的发问引发了老师们对有效评价的思考。接下来李校长借助自己助学课堂评价量规的设计和使用以及磨课中夏老师评价量规的修订来真实地展现有效评价的探索路径,它指向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课堂学习的发生以及表现性学习任务和评价活动的匹配。结合实践经验,李校长指出,评价量规要采用可视化的表达,落实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更要成为教学的自我监控与改进的有效手段。最后,李校长结合自身助学案开发的实践经验为老师们展示了详细的案例。

       最后,开发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徐会荣进一步与老师们共学了崔允漷教授《教-学-评一致性是深化课程改革之关键》,徐老师从课程意义和课堂意义上与老师们明晰了教学评一致性的内涵。同时,徐老师借助本次活动对大家提出了深入研究,躬身实践的期盼。

       在这个凝结着思考与智慧的春日,本次活动为开发区小语人探寻了一道美丽深刻的教育风景,不仅更新了教师们的对于“教-学-评一致性”教学理念的认知,同时也启发了老师们深耕课堂的思考,为下一步的课堂实践探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文字:王晓丽

图片:明华星 王晓丽

审核:李玉玺

阅读 325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