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清明 润童心——城关街道中心幼儿园清明节主题活动

木木
创建于2024-03-28
阅读 2161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了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由来、意义及风俗习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受传统文化的内涵,我园开展了“话清明  润童心”清明节主题教育活动。

清明小知识

04:32

      班级教师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通过故事讲解、图片展示、视频播放等形式,帮助幼儿了解了清明节的来历及传统习俗。

清明习俗

踏青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即为春日郊游,也称“踏春”。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放风筝

     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扫墓祭祖

      清明之祭主要祭祀祖先,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人的思念之情,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

食青团

      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古代寒食节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作,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

拔河

      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荡秋千

      荡秋千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之一。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

感受习俗

      在幼儿园,小朋友们用多种方式了解清明、感知清明。孩子们用绘画的方式,记录清明的习俗,分享给更多的人知道。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春天种下一颗种子,秋天收获一片希望。

      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清明节的理解与感知。

制作青团

制作风筝

一起放风筝吧

拔河

来来来,趁着春色,一起来运动。

诵经典

传诵经典,传承文化,孩子们学说古诗颂清明,与经典作伴,润泽精彩童年!在传统节日中诗韵清明,吟诵经典。

古诗欣赏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清明夜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清明日送邓芮二子还乡

【唐】戴叔伦

钟鼓喧离日,车徒促夜装。

晓厨新变火,轻柳暗翻霜。

传镜看华发,持杯话故乡。

每嫌儿女泪,今日自沾裳。

00:27
00:16

生命教育

又是一年清明时, 

芳草纷飞、斜风细雨, 

在中国传统节日里,

大多数节日都代表团圆与美满,

唯有清明关乎“生离死别”。

在今年这个特别的清明节,

不如来一场特殊的“生命教育”。

02:03

      生命教育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同时让孩子们懂得珍惜和感恩。

   革命先烈最让人敬佩,听一听他们的故事。

      孩子们在不同的活动和游戏中感受、体验清明的风俗习惯,懂得了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要学会感恩和尊敬父母长辈。

绘本推荐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具有无限的可能,让我们从绘本故事里寻找生命的意义!

   《不要哭得太伤心》

      爷爷给孙子的温暖告别:生命的历程,就是一场爱的传递。死亡不是分离,而是彼此生命更深刻的联结。一次关于生命教育的东方式温暖解读。

《永远有多远》

      爱与心灵成长国际大奖图画书。讲述亲情和怀念的故事,帮助孩子正确面对死亡。心怀想念,爱永远都在。获“纽约优秀奖”。

《獾的礼物》

      荣获英国鹅妈妈童书奖,儿童启蒙绘本故事读物书籍,入选日本儿童书研究会/绘本研究部编《图画书·为了孩子的500册》。一个关于死的忧伤而温暖人心的故事,在这个动人的故事里,獾的朋友们学会了接受它的死亡。

《小伤疤》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小伤疤,最伤痛的莫过于亲人的离去。面对亲人的离去,孩子的心灵会有怎样的变化,大人又该做些什么呢?绘本中作者笔法诗意、温柔,且带点诙谐,给读者自然、美丽的阅读感受。同时,小男孩各种情绪的细腻表达,绘者多处留白与充满情感的红色主调,深入又亲密地表现了生命教育这个主题。

      启迪幼儿对生命的热爱、敬畏的情感。只有正确认识死亡,才能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更加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阅读 216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