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共享聚合力 协作交流齐发展】东片协作体大单元主题教研活动

平遥县东关小学
创建于2024-03-28
阅读 5787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为贯彻落实平遥县教育局关于建设中小学教育共同体的相关文件精神,聚焦“大单元教学”,促进新课标落地,推进协作体成员校均衡发展,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根据县教研室的安排要求,结合东片协作体的实际情况,2024年3月28日在东关小学开展了“学习任务群”大单元主题教研活动。

    县教研室领导郭秉玺、王雪芬、协作体各成员校校长、教研室主任及部分骨干教师和东关小学全体语文、数学教师,共计 70余人参与了活动。活动由东关小学教研室郝金玉、李小霞老师主持。

语文篇

    阴润香、郝英倩、孟海燕三位语文教师选五年级下册习作单元进行大单元框架教学。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习作训练要素是“初步运用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具体地表现一个人的特点”。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在写作之前,我们需要通过阅读来获取相关的信息和知识,了解文章的结构、语言风格、表达方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通过深入阅读, 我们才能够掌握语言的规律和技巧,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进行表达。接下来我们一起研读《两茎灯草》,探寻写作妙招。

    “刷子李〞普普通通,却有“俗世奇人”之美称。首先是“俗世”中的“凡人”,因为他是生活于市井里巷的凡夫俗子,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手艺人;可他又是“俗世”中的“奇人”,因为他刷墙的技艺高超,让“行外的没见过的不信,行内的生气愣说不信”。让我们一起走进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刷子李》,品俗世奇人手艺,习妙趣个性表达。

    字里行间众生相,大千世界你我他,形形色色的人群里总有人吸引你,打动你,让我们畅所欲言,我手写我心。——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形形色色的人。

    在探索中模仿,在模仿中思考,在思考中实践,在实践中成长。聚焦学科核心素养,优化教学内容结构。大单元教学的探索,一直在路上!东关小学青年语文教师巩晓娜和与会的语文教师交流了自己对大单元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教无止境   学亦有法》。

数学篇

    雷滋燕、王钰、张春艳三位数学教师选择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从认识三角形,到了解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最后学会求三角形的内角和。三位老师将本单元知识放置在同样的生活情境当中,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探索,自主得出结论。

    三角形是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常见的基本图形。在教学实践中,“三角形的认识”一课受到广泛关注,并在不同时段形成了不同的教学实施路径,描绘出了三角形认识教学的创新之路,也给我们小学数学概念教学带来着启示。接下来我们一起开启《三角形的认识》。

    “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这一课时由生活中的数学引入到数学本质的思考,让学生根据数学活动的经验,深入地思考、大胆的质疑,最终探究出三角形三边关系,并运用获得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进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探索数学的奥秘中,有一个古老的谜题始终吸引着我们: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三角形内角和》不仅在数学上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接下来请进入今天的数学之旅,一起揭开这个谜团,探索其背后的原理。

    实验小学教研室主任王桂萍老师对三节数学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针对数学学科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实施,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对参会教师进行了扎实培训。

    研精覃思,行远自迩。本次主题教研活动为老师们提供了大单元大情境下教育教学的思考方向。相信在不断探索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能看到教育之花开得越来越鲜艳!

阅读 5787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