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动态7】课本剧里溢书香,编演实践促成长——安源学校五年级课本剧编演活动
小小课本剧,人生大舞台。
漫长悠久的岁月,大千世界的风景,性格迥异的人物,各具特色的故事,都可以浓缩在课本剧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语文课文的演读能力,体悟人物内心的丰富情感,感受文本的艺术魅力,课题组成员组织五年级学生,于2024年3月开展了传统文化课本剧表演活动。
那么,何为传统文化课本剧呢?
传统文化课本剧,顾名思义,就是以经典文学作品为蓝本,将其改编成剧本并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戏剧化的手段,将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情节、情感和思想呈现出来,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编演课本剧,我们将欣赏到一场精彩的表演。演员们将穿越时空,与历史人物亲密接触,展现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和形象。
“打虎小队”为我们带来《景阳冈》。
“红楼梦的那点小事”小组为我们带来《林黛玉进贾府》的表演。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而今,借着东风,“东方不败”小组为我们带来《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
“将相和友好小队”为我们带来了《负荆请罪》。
另一组 “合作共赢小队”为我们带来不同的《负荆请罪》表演。
经过推荐、举手表决,最终选出了各小组的“最佳表演奖”、“最佳道具奖”、“最佳表演小组”。
通过本次课本剧创编的活动,学生们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和课本中的人物穿越时空进行对话,落实语文新课标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的要求,进一步提升本校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对语言文化的领悟。
本篇由2023年萍乡市市级小课题《依托课本剧编演提高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课题组供稿
供图:课题组成员
供稿:柳婷
审核:颜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