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有道,探索无涯。思维导图是一种可视化思维工具,也是一种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方式。本课题正是借助信息技术和思维导图对单元整体内容进行整合,突出单元整体性,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全景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教师相互交流学习。
2024年3月28日上午,在课题组的带领组织下,郑园园老师在七年级(14)班上了一节将思维导图运用在阅读课的展示课仁爱英语七年级下册《Unit 6 Topic 1 Section C》。
本课郑园园老师通过图片所创设的情景,带领学生学习本课新授单词;承接Section A对话Michael想租房的信息,将学生顺其自然地带入1a的文本语境,其中将Linda设定为社区服务中心的人员;对文本的解读则分为阅读前、中、后三个阶段,学会把握文章篇章结构和主旨大意,构建思维导图;在语言生成阶段,循序渐进,从文本理解到课文复述,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引导学生在任务的完成中学习和理解文本,并为书写任务的完成积累文本素材和架构框架;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提前准备的小区示意图写一篇介绍自己小区的短文,最后老师以一个抖音视频介绍自己小区英文版收尾呼应主题。
课题主持人黄丽云老师执教八年级下Unit 6 topic 1 Section D,本课是一篇记叙文,主要讲述Sandy的日本之旅。她通过设计故事排序,问题等培养学生按事件发生顺序理解文章的能力,同时设计一系列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梳理获取Sandy是如何介绍自己的日本之旅。结合思维导图梳理“My favorite trip”的结构框架和主要内容,从而实现自己能与同伴交流旅行,基于范文结构完成写作,实现迁移创新。
评课议课
以教促研,课程结束后,课题组成员及参会的英语教师对这两节课进行点评。施生强老师首先对学生展现出来的积极性和热情大加赞赏。认为两位老师帮助了学生对于思维导图在语篇课中的运用,解决的学生从无到有的问题。设计的一些环节不仅帮助了阅读同时可以提升学生逻辑思维能力。设计流畅,主线清晰,多模态,将文本解读出了图片以及声音。
陈连明老师也非常肯定两节课学生的表现以及老师展现出扎实的基本功。认为老师为学生搭桥很成功,学生呈现出来的思维导图也非常多样化。特别是其中学生自己设问自己回答的环节非常新颖,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成长之美在于学习与提升,让我们携手共进,怀揣收获,不忘初心,在教育的这条道路上且行且思且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