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里没有书籍就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阅读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朗读手册》的作者吉姆·崔利斯更是秉持这样的观点:“教育的深远目标是让孩子爱上阅读。孩子们一旦喜欢上阅读,就会自然而然地主动学习。”
“语文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读书的种子”。为培养这颗“读书的种子”,教材除了“教读课文”“自读课文”,还把课外阅读编进教材,纳入课程。“快乐读书吧”是“课外阅读进课程”的一个代表性新栏目,是教材中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板块,是课外阅读课程化的指引。
童谣作为一种通俗明快、浅显易懂的语言形式,在世界各地都留有记录,歌谣的形式便于传唱,富有韵律的节奏朗朗上口,通过一代代人口耳相传,所以一直持续至今。一年级的学生通过读童谣能够感受童谣的韵律与节奏,在反复诵读中培养语感,为以后阅读整本书做好基础。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能帮助孩子们打开探索未知世界的大门。阅读能带给孩子无限的乐趣,同时,也是孩子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一种学习方法。当阅读成为习惯,孩子更是拥有了人生的一次宝贵财富。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显得尤为重要。
定时定量读
设定每天固定的阅读时间,比如晚上睡前半小时或周末的一个小时,养成每日阅读的好习惯。同时,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阅读速度,确定一定的阅读量。
针对小学生的阅读材料应具有趣味性、教育性和启发性,多读一些故事类、科普类等多种类型的书籍。既要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又能拓宽视野。
阅读分享
不管是作为教师还是学生,我们都应该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快看,孩子们正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分享读书的快乐!
阅读手抄报
阅读手抄报的制作,能够让学生们了解到读书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书是五彩生活的万花筒,书是大千世界的小缩影。所以为了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读书习惯,希望家长们可以监督学生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阅读。
给自己的阅读安排“专属时间”,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制定阅读计划,每天坚持阅读20-30分钟,积极参与和爸爸妈妈亲子共读活动。
2.好书分享。
向好朋友们推荐分享好书,也可带上两本自己喜欢的图书来学校和小伙伴一起分享,交换阅读,享受共同阅读的快乐。
3.爱护图书。
学会爱护保护图书,不破坏图书,经常收拾整理自己的小书柜。
4.正确阅读。
懂得爱护眼睛,使用正确的阅读姿势,一页一页地看书,每次看完都能把书放回原处。
读书沐初心,书香致未来。让我们一起走进书香的世界,感受到知识和智慧的力量,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意义,一起追求美好的未来。
在心中种花,灵魂才不会荒芜;在书中品茶,人生才不会阑珊。灿漫不过世间花,漫煮时光一盏茶,且将新火试新茶,诗书趁年华。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让我们沉醉其中,翻开一本书,细读慢赏,感悟良多,在成长的道路上且读且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