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
石本无光,
相击而成灵光。
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教师相互学习、相互交流。 教务处的安排组织下,永清县第四小学六年级语文组“聚焦新课标,立足大单元”,语文第二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拉开帷幕。教师们携三月芬芳,在课堂中探索,寻找思想碰撞的诗意和远方。
集体备课
为了追寻更美的教育风景,为了心中那份教学热忱。3月21日,永清县第四小学六年级语文组进行了第一次集体备课活动安排。
参加本次集体备课的教师有一年级语文组刘静轩老师,六年级语文组邵静、高爽、丁雪以及赵秀俊老师。
首先,主备人丁雪老师对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进行了梳理。《十六年前的回忆》是一篇回忆录,作者是李星华。文中有很多对人物的神态、言行描写,反映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也反映出了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的品质和沉稳、正直不屈的性格特点,这也紧扣了单元主题:阅读时,关注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对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捕捉信息能力有很好的启发作用。
其他各位老师分别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对丁老师的课给出精准的建议,年级组老师纷纷交流各自看法。在体会人物时可以增加情景剧,让学生通过情景剧带入到李大钊同志生活的时代背景下,感受人物品格,再通过阅读指导理解李大钊同志对革命事业做出的贡献。
课例展示
4月1日进行了课例展示。各位语文老师齐聚教研教室,共同学习交流。丁老师老师给我们带来一堂精彩的公开课《十六年前的回忆》。以复习导入,以三个任务为主线,逐个击破。
任务一:从作者的回忆中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学生展开积极的讨论,分别从四个环节的描写中关注描写李大钊外貌、神态、言行的语句,体会人物品质。
任务二:课文中除了李大钊,还写了哪些人?你从周围人物的言行举止中体会到了什么?通过对比的手法侧面反衬人物形象。学生会们体会到李大钊对革命事业的忠诚的品质和沉稳、正直不屈的性格特点。
任务三: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与开头有什么联系?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这个问题的设置让学生体会到首尾呼应表达方法的好处。在结构上,使文章显得更加紧凑和严谨,并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内容上,使文章各部分的主要内容显得更加突出。在情感表达上,点明文章的中心,升华文章的主题,说明作者一直把父亲被害的事情牢牢地记在心中,永远也不会忘记。
最后出示阅读链接,以《囚歌》体会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不惜献身的精神,引发学生思考还有无数像李大钊一样的革命先烈,他们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还知道哪些革命先烈?带领学生学习相关革命人物的英雄事迹的同时,再次感受李大钊的人物形象和高贵品质。并布置分层作业。
经过多次磨课,丁老师此次公开课非常精彩,课堂上思路清晰,环节紧凑,重难点突出,学生积极性高,情景设计新颖,教态自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学生读出了这篇课文的趣味性。
课例研讨
高山仰止,方知才疏,三人同行,觉左右为师。语文组的全体教师,积极的听课评课,学习经验,分享收获。
课例展示结束后,进入集体教研环节,首先由丁雪老师进行说课,然后老师们进行评课,每个人的评课都很精彩,大家都对丁老师的授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其中包括丁老师的教姿教态非常的大方得体;能够注意结合生活实际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进行讲解,使教学能落地。老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可以增加读书指导,从读中悟情。
2.课堂应以学生为主,教师应该加以引导启发。
3.问题出示应给予学生思考时间。
初春暖阳万物藏,岁月沉香悦时光。此次教研活动,给老师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和学习交流的机会,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当然,风正潮平,自当扬帆远航;任重道远,更需策马扬鞭。相信老师们将在今后的教研中不断沉淀自我,同心齐研,向学而教,我们一直在路上!
编辑:邵静
审核:范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