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为全面对接新课程方案和新课程标准,探索指向核心素养的新型课堂教学样态,3月23日、24日,“和美课堂”第二十一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会隆重举行。我校全体数学教师与全省数学教育同仁们共赴一场名师之约,共话新课标理念,共探新教学正道。
本次研讨会以“学习中心课堂”为主题展开实践探究,引导参会老师去迎接、去思考、去探索、去行动。活动中,八位数学名师用前瞻的视野、生动的课例和精彩的报告,引领教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真实性任务情境驱动学习方式变革,突出数学个性化学科实践方式,建构“学习中心课堂”新型教学样态。
黄爱华老师执教六年级复习课《加减运算的一致性》。黄老师的课堂从轻松愉快的谈话开启,以“计数单位”四个字作为主线贯穿全课堂,从整数、分数、小数的构成、表示到加减运算,一步一步引导六年8班的学生发现等值数,寻找计数单位的规律。通过前后知识的整体关联,搭建概念网络,带领学生深度理解加减运算的本质。
课后,黄老师对“一致性”的教学实践做出了详细解读。他指出面对时代转型,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向深度学习的课堂改进,设计大观念式教学,培养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为素养而教。
苏明强老师执教的《折线统计图》一课,以“图会说人话”激趣导入,让四年6班的学生轻松掌握图形语言“升、降、平”,又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发展学生的数据意识、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体会分类思想、统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和变中不变思想,积累了观察、思考和表达经验。
苏老师在讲座中分享了关于数据意识的教学建议——全面分析教学内容、精准把握数据意识、对标设计教学方案。在统计与概率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四基”、“四能”和“三会”制定教学目标,理解数据的意义和随机性,设计驱动思考的有效问题和凸显目标的板书,在生活情境中让学生感受统计的意义。
周卫东老师带领六年5班的学生复习了《数的认识》。周老师通过整理、回顾,深化理解分数、小数等数相等的道理,从计数单位和计数单位个数入手,让学生感悟数相等中一致性原理。
周老师带领现场全体数学教师深剖2024高考命题趋势——2个命题转向、3条逻辑主线、4项命题原理和5大关键能力。面对教育教学的一系列变革,教师必须深挖教材内涵与本质、深研教学过程与方法,切实数学学科的深度学习。
强震球老师的《我们的身体“尺”》一课中,围绕学生提出的三个问题:我们身上有哪些“尺”、身体尺与米尺的关系、怎样用身体尺测量。通过四次实践活动解决问题,使学生获得对身体尺的了解。整个课堂设计巧妙,环节流畅,在“真活动、真操作”中,引发了二年6班学生的“真思考”。
强老师结合课例对比分析了新旧课标对数与代数的不同主题划分,详实地讲述了综合与实践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他指出课堂要始终站在儿童的视角,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真正做到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
吴课好吃有营养,位置确定承重墙。吴正宪老师现场教学课例《确定位置》。在这节课中,吴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生活化且富有活动体验性的学习情境,始终围绕着数对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唯一性开展探究活动。充分让五年1班的学生感受到了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兴趣,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观吴老师的课,听吴老师的专题讲座,让参会老师们真正感受到数学的本质,感受到教学要读懂儿童、读懂数学、读懂教材,一堂好课“既要好吃又要有营养”。
朱国荣老师带来了课例《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朱老师的课堂导入设计新颖有趣,他引导四年1班的学生基于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进一步探究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他在课堂练习中反复追问,引发学生深度思考,在思与辨中学生掌握了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关键,强化了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认识,逐步培养起学生的推理意识。
课后,朱老师向大家分享了《基于“基本事实” 培养推理意识》讲座。他结合具体案例,说明什么是基本事实;为什么要基于基本事实;如何基于基本事实,培养推理意识。他教给老师们在学习践行新课标新要求的过程中,要重视和加强推理意识、推理能力的培养,从而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提升新素养。
贲特学为中心强,面积单位巧度量。贲友林老师执教的是三年级的《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整节课贲老师注重新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三会要求来设计,更加注重学生的"做"。他让三年8班的学生在“做”中学,通过摆一摆,算一算来发现长方形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与面积的关系,实现学生在“做”中思考,让学生的“做”更有意义。
心中有书,目中有人,手中有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些仍然都是值得我们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去揣摩,去钻研的。小问题,常思考,老问题,新思考,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守正创新
徐特简约新课堂,分配定律拉家常。徐长青老师带来了最新课例《乘法分配律的再认识》。徐老师以幽默诙谐的教学风格,凝炼、贯通而又高超的教学设计打动全场。他从快速口算、多元方法解决教学楼平面图的占地面积、采用生活中常见的握手活动来类归迁移、回归生活情境这四个方面来揭示乘法分配律的本质,运用简练的语言将学生带入课堂,并让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四年3班的学生实现了思维和量感的进阶。
课后,徐老师以《加强具身认知 让思维可视化》为题为现场老师们作报告。结合课堂实例讲解了“具身认知理论”的含义以及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重要性,徐老师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更要注重“约取”“博喻”“简构”。
强化学科实践,任务驱动血液迭代升级;倡导逆向设计,评价撬动课堂深层变革。和美课堂,是一犁春雨,引领新时代人深耕小学数学研究,打造刚需课程,培养契合时代的素养学生。
以“数”启思,笃“学”敏行。此次观摩学习,让二实验数学人拥有“千里眼”,看到知识的前世今生,深挖教材根源;让二实验数学人拥有“透视眼”,观察到学生出现错误之后的原因。相信通过名师的引航前行,我校全体数学教师成长之路一定会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撰稿人:赵磊
编辑: 赵磊
摄影: 全体数学教师
审核: 张晓敏
终审: 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