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老师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青华·德育微课】指尖远离“手机”思绪回归“生活”
——《和手机怪说再见》

创建于03-28 阅读253

    为了进一步落实国家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作业睡眠读物体质等“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不断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德育微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手机在日常生活的时效性,认识到过度使用手机对于学习的危害,从而引导学生合理使用手里,不沉迷于手机的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手机习惯。基于此,学校安排了以《和手机怪说再见》为主题的德育微课,希望孩子能够通过德育微课的形式,认清过度使用手机对青少年的危害,同时纠正自己手机使用的习惯。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是我站在你身边,你却在玩手机” 。这对于一个渴望孩子与父母沟通的家长来说是一种多么大的伤害。现如今,手机成瘾已经成为许多儿童和青少年面临的问题。当家长面对孩子沉迷手机而采取打骂等方法时,并不能有效解决根本问题。我们要找到帮助孩子走出困境,戒除手机成瘾的方法。课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过程:

一、课前制作自己喜欢的手机

    学生们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纸手机。在手机制作过程中,通过画出手机的部分内容,展示出手机的特点和诱惑性。彰显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以及它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二、转换阶段:学生从制作者的角度转变为用户。

    学生们在脑海中设想自己的手机可以运行,使用自己的手机,解锁屏幕中最先想点开的三个程序。在记忆的探索中,学生反思自己容易沉迷的手机程序,反思自己的手机使用习惯,反思花费大量时间的应用程序背后的吸引力。从而意识到自己已经沉迷于手机。

三、工作阶段:大战“手机怪”

1.破解“手机怪”的伎俩:

    通过展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喜欢的手机程序满足了自己的哪些心理需求。

02:26

2.找到现实替代品

    学生们要走出虚拟世界,返回真实生活,找到那些可以替代手机的活动和人、事、物。在分组讨论的过程中,互相分享找到的现实替代品,并给予对方建议。互相尊重,积极倾听,提供有建设性的反馈。集思广益,找到更好的、更健康的方式来满足我们的需求,而不是过度依赖手机。通过自我探索后,小组互相提出建议,找到现实中手机程序的替代方式。

3.正念提升个人能量值

    通过学习正念技术,提出实用性较强的训练方式,提升自己面对手机的正念。学生通过本环节学习,看到自己的心理需求,找到现实生活中的替代,通过正念训练,提升个人觉知力,应对大脑知道但做不到这一现象。

四、结束阶段:告别“手机怪”

   伴随着舒缓的音乐,给“手机怪”写一封信,告别过度使用手机的自己。不是不用手机,而是不沉迷于手机,完成这封信的写作,就是告别过去,迎接新生活的仪式。最后,通过放飞纸飞机的形式,与“手机怪”告别,迎接一个更真实,更充实的人生。



    在这节短小的德育微课中融合心理学正念技术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利用深入浅出的讨论、自我探索、正念练习以及创意写作,引导学生逐步认识并降低手机过度使用带来的负面影响。通过这些活动让学生有机会重新评估手机在生活中的作用,掌握了解自身需求和制定行动计划的技能。同时,设计具有仪式感的活动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放下过度依赖手机的重要性和可能性,从而实现心态的转变。也让学生们的指尖远离“手机”让学生们思绪回归“生活”。

阅读 25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