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教坛春意暖,精读文献促深研

——济宁十三中开展“在研课题读书分享”主题研讨活动

雪雪
创建于2024-03-28
阅读 224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 为进一步规范学校科研课题研究过程,推动在研课题参研教师以阅读促深研,以科研促发展的热情,济宁市第十三中学近期召开了“在研课题读书分享活动”,活动由教务处主任刘蕊主持,所有在研课题主持人和骨干教师参加,活动由四个环节组成。

第一板块:分享

     黄永芳老师代表《新时代国防教育融入初中学科教学研究》课题针对文献资料的搜集渠道和梳理进行了汇报。该课题以《国防教育法》《全国国防教育大纲》《国防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等国防教育相关的政策文件和指导意见为依据开展研究和活动实施。

第二板块:展示

    在研课题主持人针对课题组内读书学习情况进行无私地分享。

    樊桂娟老师代表《“双减”背景下初中生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的研究》课题组分享了课题组老师们所读的10篇优秀文献,并将各成员的阅读收获进行了汇总分享给大家。

      曾梅老师代表《“双减”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任务单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介绍了本课题组成员理论学习的途径、书籍名称及收获,并以自己阅读的中学英语教师阅读教学研究丛书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评判性阅读视角》为例,详细介绍了选择本书的初衷和对课题研究实践的促进作用。

    杨超老师代表《红色文化与初中学科教学融合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组,给大家分享了全体成员阅读书籍的启发、应用、总结与展望。

     心灵的碰撞,灵感的生发。参会老师们以此为契机,在思维的碰撞中更好地学习、借鉴、交流和共享,有力推动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深入地开展。

     

第三板块:共进

      在研课题骨干教师交流根据理论学习资料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明确课题研究的策略、方向。

     王雪老师代表《基于学生创新素养培育的“教学评一体化”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进行了交流分享,点明了阅读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具有指导意义。

      付庆玉老师代表课题组做了老师们利用网络平台共读《活力班级的文化建设》这本书的交流。班级文化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有着重要的教育作用。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我们要抓住关键时机,充分利用各种节日和活动,善于抓住身边的资源,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

第四板块:传递

      济宁市第十三中学的教科研工作始终紧跟区教科室的步伐,刘蕊主任在会上将自己在任城区课题研究方法研讨活动上的学习心得,和与会老师进行了细致分享。她指出,用好文献研究法,做好课题研究,一定能更好地助力教师的成长,促进教育教学的进一步高质量发展。

     最后,刘蕊主任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开展的必要性,并对课题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希望和提醒。希望每位老师研究真的问题,真的研究问题,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让研究过程务实、有效。同时,对下一步课题论文发表、中期报告、结题报告的准备、书写、呈现形式等注意事项给老师们指明了方向。

    科研载道,行在路上,每一次学习充电就像一份精神粮食,不断地滋养着我们的思想。通过本次课题交流分享活动的开展,教师之间不仅获得了互相学习的机会,同时对课题研究有了更清晰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也必将继续把优秀的教学理念带到学生中去,做有情怀的教育追光者。

阅读 224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