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缘起
中班下学期啦,吃饭工具也由勺子变成了筷子,“筷子”的加入,让他们既兴奋又紧张,在学习新本领的过程中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也会有新发现和新成长,先来听听孩子们都聊些什么吧!
艺昕:你会用筷子吃饭吗?
阳阳:我在家里都是用的筷子吃饭的;
蕊蕊:用筷子我夹不起来;
天天:我们家的筷子上面有图案;
诚诚:我只会用儿童筷子;
锟锟:幼儿园的筷子跟家里的筷子不一样。
就这样,孩子们纷纷围绕“筷子”开始讨论了起来……《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日常生活中,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
一、关于筷子是从哪里来的讨论
幼儿经验与学习:
在“筷子”讨论活动中,孩子们了解到了很久以前是没有筷子的,都是用树枝或手来抓东西吃。
孩子们对筷子有很高的热情,被筷子深深地吸引了,借此契机,我们抓住家园共育的好时机,邀请家长与孩子一起进行“寻找筷子的秘密”大调查。
通过寻找筷子的秘密调查表,孩子们把筷子的种类、筷子是怎么来的、我可以用筷子做什么画了出来,越来越多的孩子产生了好奇心。激发了孩子们的观察力、好奇心和探究兴趣。
那新的话题又出现了。
二、为什么筷子都是两只一起的呢?
两只筷子是好朋友,不能分开;我还看见妈妈是用两只筷子搅拌鸡蛋。
用一根筷子吃面条很滑,用两根筷子才可以夹起面条来。
筷子都是两只一起的,因为他们是筷子兄弟。
三、我遇到的困难
1.把筷子的两头拿反了
2.小小的菜和骨头夹不住
3.筷子打开就并不拢
4.用筷子吃饭太慢
四、关于怎么正确使用筷子的讨论
1.不能用筷子把盘子里的饭挑来挑去,这样不卫生,也容易掉饭粒。
2.用筷子指着别人不礼貌,而且很危险。
3.筷子不能插在碗里。
4.在人多的时候,可以使用公筷。
5.食指和中指轻轻夹住,大拇指压住,再把手指弯一弯,把筷子转一转。
幼儿经验与学习:
孩子们感受了使用筷子,部分小朋友能得心应手,但是极个别孩子拿的筷子就有点“调皮”,不听使唤了,因此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孩子们在家里的提前使用经验不同,所以在幼儿园尝试用筷子吃饭时发现,小部分孩子是不会使用筷子的,因此需要孩子通过观察发现正确的使用方法。
教师支持与策略:
1.提供给孩子正确使用筷子的步骤图,供给幼儿观察学习。
2.带领幼儿大胆说说自己知道的关于餐桌的礼仪和禁忌。
五、关于公筷公勺的讨论
1.我知道,公筷公勺是公用的,不能放到自己嘴巴里的。
2.我们吃火锅的时候有一双专门用来夹菜的筷子。
3.在幼儿园,是不是专门放在桌上中间用的筷子和勺子?
4.一双很长的筷子是公筷。
生活中孩子们偶尔也有接触过公筷公勺,但是在自己家中及周围使用公筷的意识可能还不够普及,所以了解公筷公勺尤为重要,一筷一勺见文明,让我们一起将公筷公勺用起来,守护舌头上的健康。
六、关于筷子测量的讨论
有一次自主活动时,沐阳在钢琴上摆弄着。
沐阳:“我在量钢琴。”
“你是怎么量的呢?”
“像这样子,把筷子一根一根的连起来,然后数数有几根筷子就知道了。”他将两个筷子首尾相连,交替着向上移动。
睿诚说:“我不会量啊,我没量过。”
幼儿的测量经验和测量水平有所不同,通过讨论,幼儿之间分享了测量经验,互相学习。
他们拿上筷子开始在教室内的各个角落测量,有的在测桌子的高度,有的在测椅子,还有的在测小床等等。
他们测量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有一一摆放法,有首尾相连交替法,有做记号法……
基于需求,深度体验。在这一次活动中,孩子们对中国的筷子文化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小小的筷子竟然蕴含着深刻的涵义,大家不禁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而感到骄傲。
小筷子,大奥秘;小筷子,大文明。我们的"筷"乐活动仍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