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实践课堂]——“小小工程师,创玩‘过山车’”—回民区县府街小学三年级科学实践课程《我们的“过山车”》

赵丹峰
创建于03-28
阅读 3213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你见过游乐园里惊险刺激的“过山车”吗?想不想亲自制作体验自己的“过山车”呢?为弘扬科学精神,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呼和浩特市回民区县府街小学三年级学生以“小小工程师,创玩‘过山车’”为主题进行了科学实践课堂。

一、明确目标

本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一、科学观念

学生能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明确问题、确定方案、设计制作、改进完善等科学观念。

二、科学思维

学生能在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对自己设计的想法、模型等提出改进建议,在制作过程中及完成后进行相应的测试和调整,具有初步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探究实践

学生可以根据已有材料,针对“过山车”的设计要求和步骤完成指定任务,具有初步的探究实践能力。

四、态度责任

学生愿意完成指定任务,并乐于反思和改进,体验设计产品的成就感。

二、实验探索

1.合理设计过山车

学生认真阅读书本上的“过山车”设计要求以及轨道路线图,并参照上述材料合理设计自己的“过山车”。

“过山车”设计要求

•轨道的总长应在1米以上。

•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

•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

•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

•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2.根据设计图和材料制作“过山车”

00:04

三、交流展示

1.学生展示各自制作的“过山车”

2.学生间共同测试“过山车”

3. 利用秒表、软尺、细绳,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运动的快慢。

00:08
00:05
00:13

在本次实验中,学生小组间准备了两个过山车模型,用同一个小球进行测试,从轨道的起点出发,测试运动相同的距离所需的时间。

首先,用软尺在两个过山车轨道上量出了20厘米,用铅笔在20厘米处做标记,并将橡皮泥粘贴在铅笔的标记处。然后,通过秒表多次记录小球从起点到达橡皮泥粘贴处两座过山车所用的时间,时间越短,说明速度越快。

提示: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每座“过山车”要测量三次。

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以小球的起点为中心,用方向盘描述位置,用软尺描述距离。

在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时,可以将物体看成一个点,观察它在轨道上的运动路线,判断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

4.怎样比较物体的运动速度?

比较时间快慢的方法有两种:

1.相同时间比较距离,距离越长,速度越快;距离越短,速度越慢。

2.相同距离比较时间,时间越短,速度越快,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一次特别的探究活动,让科学在实践中悄然发生。孩子们不仅在活动参与中增进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更感受到了科学探究精神。科学的种子,已经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会开出更为绚丽的花朵,并将生生不息,代代相传!

摄影:赵丹峰

编辑、初审:赵丹峰

复审:于晓华、王蕾

终审:石磊、马丽

阅读 3213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