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结核病?
结核病俗称“痨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它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引起,可累及除指甲、毛发以外的各个脏器。肺结核是最为常见的结核病。罹患肺结核会影响个人生活质量,严重时可能出现生命危险。
二、肺结核的症状?
肺结核可疑症状:咳嗽、咳痰2周以上或咯血。
肺结核全身症状:发热最为常见,多为午后潮热,以中低热为主,少数可出现高热。部分患者有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等。女性可有月经不调。
三、肺结核的传播途径?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有呼吸道传播(主要传播途径)、消化道传播、母婴传播、接触传播。
结核病在治疗之前,传染性最强,治疗后传染性会迅速降低,治愈后不会再有传染性。健康人与治愈的肺结核患者一起生活、工作和学习,不会受到传染。
四、哪些人群易患结核病?
01
与肺结核患者长期接触的家属、同学、教师、同事。
02
诊疗或陪护结核患者的医务人员。
03
艾滋病毒感染者、糖尿病、肿瘤及长期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病人。
04
有基础疾病或抽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
五、肺结核如何治疗?
肺结核的国际公认化学治疗原则是:早期、规律、全程、适量、联合,这是医生要遵守的“十字方针”。由于肺结核治疗疗程长、服药种类多,患者的充分理解与积极配合与治疗效果密不可分,所以,这也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遵守“十字方针”。再配合有效的抗结核药物,对肺结核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绝大多数患者都能治愈。
六、如何预防结核病?
1接种相应的疫苗。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重症结核病的发生。目前,我国的政策是三个月内婴幼儿免费接种卡介苗。
2经常开窗通风。
生活、工作的场所应当经常开窗通风,特别是人员密集场所。
3养成良好习惯。
注意个人卫生,咳嗽打喷嚏应掩口鼻,不随意吐痰。饮食均衡,保证睡眠,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
4及时佩戴口罩。
进入结核病门诊等高风险场所时应当佩戴口罩。
5做好自我监测。
建议每年进行一次体检进行结核病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