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最灵动的季节之一。到了春天,草长莺飞,万物复苏,到处鸟语花香、花团锦簇,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值此春光无限好之际,曾店小学教研组先后进行了英语和语文教研活动。
英语组
英语组李华老师带来六年级下册Unit2《Last weekend》Part B Let's try& Let's talk。对话课。李华老师的这堂课很好地反映了教师扎实的基本功——清晰的语音、亲切的表情,良好的教态,全英的语言。从每一个环节的设计足以看出教师课前准备工作做得得相当充分,从课件制作、教具收集到课堂活动设计等,李华老师都精心准备。
以新课标、新理念为引领,李华老师在整堂课中充分发挥教师引与导的功效,把课堂的发言权真正给了学生,切实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
整堂课中,她的话不多,有的仅仅在恰当的时候为学生指明方向。在课堂中,学生得到了大量听说读写的机会。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我们主要的努力就是不应该用在记忆上,面应用在思考上。所以,必须让学生生活在思考的世界里。那么,从这样的课堂设计中,我们不仅仅开发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作能力和参与热情。
语文组
语文组刘叶老师带来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三首古诗《竹石》,它是郑燮(郑板桥)为自己的画《竹石图》所题的一首的题画诗。诗人借赞美竹子的顽强坚定,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怕任何打击,绝不随波逐流的高尚情操。说明做人要有骨气,不能随风倒,通过赞美岩竹的顽强,表现了正直不屈、刚正不阿、铁骨铮铮的骨气。
古诗大多讲究押韵,这一特点体现在朗读上就表现为朗朗上口,有鲜明的节奏感且韵味十足。因此,在本课教学中,刘叶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节奏、韵律,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感。有了前面的朗读、感悟的铺垫,后面的背诵自然水到渠成。为了体现“诗意的古诗”,在设计中,刘老师力求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必要的理解。让学生先借助注释弄清字词意思,再大致说说诗句的意思,最后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在体验中感悟诗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会学生学习,比教给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这首古诗采用了托物言志的表达手法,因此,刘老师采用学习方法指导和迁移训练的方式来带领学生学习古诗。 由扶到放,让学生总结学习方法:读、品、悟、背的“学诗四字法”,并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竹石》。托物言志的诗,抒发的情感尤为强烈。所以,刘老师引导学生了解作者生平,熟悉写作背景,再悟文本,让学生于无形中受到情感熏陶。
在展示课后,评课过程中,老师们进行了集体评议课。对刘老师的这节课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分享了各自的经验,给新教师们在以后的古诗教学上指点迷津。整个过程,大家热情高涨,畅所欲言。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各抒己见,纷纷指出课堂教学的亮点以及有待改善的地方,并针对每一个细节都做了很好的小结,这让每位老师都受益匪浅。
拂醒百花明丽开,温情十里暖心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但学习的脚步不断前进。本周英语和语文研讨活动,为我们曾店小学英语和语文教师们创设了一个交流合作、互动学习、展示自我、锻炼提高的机会,可以有效解决教学中老师们存在的一些困惑。
通过本次活动,相信曾店小学英语组和语文组的教师们都能够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进一步消化和吸收组内教师建议,扎扎实实备好并上好每一节课。相信各位老师将会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凝聚起育人的智慧,共同书写好教育的奋进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