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意十班随笔佳作

创建于03-27
阅读 1831

微风轻轻的吹拂起书页,其中似乎夹杂着一丝香草的气息,我细细品读着你,在这沾满泪痕的字里行间,寻找着你遥远的身影……

李云帆

在《中国人的心灵》这本书中,鲍鹏山把屈原称为“面向风雨的歌者”。对此,我表示十分赞同。所谓“风雨”即是指他所遭受的种种磨难,也是指他身处的这个时代风雨,所谓“歌者”即指他在这个用众人的“糟”和“醨”所铺成的浑浊的时代,依然坚守着自我的品性,并且借《离骚》高声唱出来。从他的诗中我读出了人生的感慨,读出了人的命运,读出了一个不愿屈服的个人所感受到的人生困境。一个保持个性独立意志的个人在集体中受到的压迫甚至迫害,他的诗歌向我们展示了当个性在面对不公与伤害时,是何等的锋利!这种锋利,一方面当然是对社会的切割,而更重要的是对自己内心的开剥,伟大的个性从中挺立,傲然不屈!我们读屈原,在读他忠君爱民的同时,也一定不能忘了他张扬个性的一面。这后一点,是屈原最可贵的东西。毕竟,谁能像他一样让自己的个性直面世界的碾压而决不屈服?谁能像他一样悲惨?谁能像他一样壮烈?谁能像他一样成为真正的战士?

郑宇恒

屈原从来是一个认真的人,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爱惜自己“惟庚寅吾以降”,以体内高阳氏的血为豪,他认真地爱自己,认真地兼济天下,认真地追寻生命的意义。

于今人而言,或许只三个字,何苦呢?如今,亦或说成自古以来,想要在政治上,领导阶层中为自己认真一把,都太难了,于是才有了人生如戏的调侃,然如此调侃之下,究竟多少无奈?

就比如我,总有人劝我不要事事操心,任一小小班委的工作,在步入社会前,就当小孩子玩游戏就好,不必认真,否则可能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难过。

诚然,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毕竟管理不当与我之间的纠葛已不是一天两天了。初中时自以为铁面无私,一切都依着班规运行,扣分极为严苛(专制程度远胜当下十班,也会对自己双倍扣分),于是制造了一周扣分多于学年扣分的恐怖记录。如今想来,如果不是成绩好和老师的保护,早就“不省人事”了。分班前的抑郁也是被我自己极端的行事风格逼就的。也许用玩玩游戏般的态度,不见得是坏事。

然而,我还是依旧决定认真下去,也许可以降低要求,态度却是不可触及的底线,正如有时我说“有些事我开始学会变通,但我会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底线”。

因为,我读懂了屈原,也读懂了自己。

想必屈原自有其坚持,具体是什么?是对身世的自豪,对理想的坚定,对美好的向往,也许并不重要。而那份坚持对我来说,很重要。妈妈告诉我:“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也许这样便不会在别人的评价中迷失自我,自怨自艾了吧。走自己认为对的路,我选择了坚持不懈。

虽九死其犹未悔,亦余心之所善兮……

杜昕曈

初识屈原,我以为他是一个自我感动的殉道者,自我安慰的失败者。    

真正有所作为之士,不会总是絮叨自己的出身与往事,正所谓“好汉不提当年勇”,而是谈论自己的政绩、核心观念与未来展望。而屈原,“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如果说他心中有理想与美好的火种,也未能将其传递出去,“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最终即使“九死其犹未悔”,也终投入汨罗河而渐熄。    

然而读至“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忽觉一种壮美。也许屈原之时代非吾辈之可想象。昏暗混乱的政治环境,全然不及今般法令分明;独断朝纲的专制,也与现今截然不同;举世皆浊,众人皆醉之绝望,或许比鲁迅先生所言“铁屋子”更甚。“有些伟人生前便知自己的伟大,比如屈原。”因此屈原的自我安慰,是明知道路不通,仍一直照亮来时的路,以盼后人能循光而来;而他留下的诗篇,并非自我夸耀、自我感动,而是勉励自己留下人类精神丰碑存在过的痕迹,以勉励后人,感动后世,抚慰永不停止跳动的风尘人的心。

曹润涵

屈原在《离骚》中对心中所崇尚的美德写道:“虽九死其犹未悔”,但后文又言“悔相道之不察兮”。不少人认为这两句话是自相矛盾的,可我却认为并非如此。相反的,我理解屈原。

依稀记得初中时我选择了走田径这条道路,希望以此开辟通往一中的更多路径。为了不断提升自己,我经历了晨练时的寒冷和孤独;忍受住了下午训练时烈日地烘烤和艰辛;耐住了肌肉的酸痛与意志的不坚定。尽管最终因为当年的政策问题,这条路未能成功走到尽头,但我并不为自己的选择和初衷而感到后悔。相反,我感到后悔的只是没能看清当年的政策和局势。

我并不后悔当时的初衷和选择,因为它不仅让我的身体更加健康、强壮;还让我练就出了坚定的意志和勇往直前的决心;更让我找到了当时的目标与前进的动力。我想,屈原大抵也是这样的吧。私以为,屈原的“悔”与“不悔”,两者并不矛盾,因为它们针对的对象并非相同。他“悔”的是没有看清当时的局势,只不过是打算全身而退、独善其身,并非就此放弃操守,放弃心中所崇尚的美德。他的意志依然是坚定的,目标依然是明确的,他也依然还是原来的那个屈原。   

我,也是那个守住初心的自己,在游戏纷扰之中,在喧闹嘈杂之中,我依旧坚守在我自己的赛道里……

朱紫菲

都说屈原是失败的,亦是成功的。屈原成功在何处,早有数以千计的文人学者给出了标准答案:他启发了古人的“自我”,古人从人群中发展出了个体,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他推动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

而对于他为何会失败,许多人只是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回答:政治失败。大部分人都认为他因没有达成自己的政治抱负,未能挽楚国之颓势,故而失败。可在我看来,他“悔相道之不察兮”的“悔”并不因他踏上仕途却未能达成目标。他“悔”,是因他受同僚排挤,因他不得君王宠信,因他心怀赤子、身披香草却被“谣诼谓余以善淫”,因他学富五车却无法大展拳脚,因他斗志昂扬却四处碰壁,终穷途末路。

也许,他失败在于人际关系。“怨灵修之浩荡兮”,也正体现他与君王的关系不佳,无权无势,没有机会大展拳脚。郁郁不得志之人,何谈救楚国于水火?或许只有位高权重,极受君王重用之人才有这一权柄、这一可能实现抱负。或许即使是那样他也不能挽救楚国,但却是说明他尽自己所能发挥出毕生的才学了,终不应抱憾,只恨自己还不够。

然而,他成功,或许也在于人际关系。世俗是他的囚笼,而他却于心海上翱翔于天际。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灵修之浩荡兮”更让他感受到了天地中那“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自我。他为“鸷鸟”故“不群”。没有与同僚的官官相护、利益往来,没有对楚王的献媚讨好、阿谀奉承,他注定不达高位,也注定获得孤独。也正是这种自守感与孤独感,让屈原对于自我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得到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升华,也让他认清现实,在穷途末路后自投汨罗而死,终“伏清白以死直兮”。

我崇敬屈原,我爱戴屈原。他绮丽的语言将我带到了一个宏大而波澜壮阔的世界。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一个人独行的寥廓、忧郁和壮美都令我迷醉,自也不觉得《离骚》难读,《离骚》难背罢。

毛心宇

屈原的自我是屈原

毫不疑问,屈原是一位伟大的先驱,但是在读《离骚》的时候,我却对他有一种莫名的疏离和界限感。甚至说,对屈原感到害怕。因为他“强”的可怕。

人总是对与自己不同的事物或人感到排斥与对立。我一开始对屈原也是这样的感觉。“帝高彦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名余曰正则兮,字余曰灵均。”也许他浮饰了语言,但仍无法置疑——他出身高贵。与其说他含着金钥匙,我倒想说他拿着“大男主”的剧本,自带“不凡”的光环。而他的一生也的确印证了他的不凡,他自豪、自爱、自持、自独、自我认同、自守。仿佛生来知道自己是谁,为了什么而活——一种无与伦比的使命感。好奇怪的“天才”!他“来吾道夫先路”;他“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他“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他“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不论什么外界的风雨雷霆,都不曾撼动他的心。

好强大的“心”——像一株无限生机、一路向上破阻的兰草。正是这种无人能比的感觉,是我心中“屈原之后再无屈原”的答案。生而不凡,恪守其心,死而无憾。

追逐月亮的星星

自打初中起,我就一开始是被迫地适应了我身边有诸多更优秀的人的情况。(从常山县到金华市,从校1到校500,我几乎完全磨灭了自信,即使有我曾经的骄傲。)真正的成长开始于初中文学的启蒙——我是谁?这个答案,我迟迟到初中毕业都未能给出。我只知道,我的前面有许多优秀的人,为了成绩和未来,我开始追逐,“成为他们那样优秀的人”,是我那时最大的目标,于是我开始模仿、学习。杜中午留下来多学一会——我也多学;陈多刷数学,我也多刷;吴练习作文,我也练习。效果当然十分显著,这也是我在这里的原因。星星追上了月亮,与它一起升到天穹之上。我依然为了成为像他人那样的我,也会因为他人的负评而落泪,也会因为困难而退缩。我终不像屈原——我的自我由后天构筑;我的自持脆弱而不抵诱惑,不防风雨。我觉得她们/他们如白月光一般,照耀着我,我按他们的样子拼出理想的样子,我觉得优秀的,而实则是大家觉得优秀的我。

人生的意义——做自己的太阳

我的确不如屈原,因为屈原是屈原,我是我。我现在明白了,我不用着急,即使跟随也无所谓。我总会成长到和屈原一般无畏,即使没有他那么高尚,但我不用再做追逐月亮的星星,我可以成为我自己的太阳。和他一样自爱,自持以至于自守。这样,屈原仿佛在和我对话,我像一颗寰宇中的流星,擦肩而过这颗慈祥的恒星,借助他的引力,继续旅行。他是丰碑,他是过去的终点,正如他说的“吾导先路”,追逐,然后成为,甚至超越,即使没有可能,但是,也只有走下去,才能体会。我不说我理解了屈原,但至少,我从他身上获得了力量。

章维宇

我或许误解了屈原。

我一直以为,真正懂“潜隐”者莫过于陶渊明了,他不以外界的“五斗米”而改变内心的活法,躬耕固守于心灵的一方田园,自足惬意;真正的坚韧者与选择者,莫过于史铁生了,他于书页上站立,于满园的静谧中沉思,却依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真正有大智者,莫过于姜子牙了,他直钩钓鱼,心怀天下。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之下,性格与外在的过于成功,内在的拙陋也不言而喻,屈原过于自作多情注定是一个政治上的失败者。

然而,当我真正去品读屈原,却发现他因为自己有皇室贵族高贵的血统而骄傲,是一个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品性高洁,性格刚烈的人。他也是爱国的义士,为国家而悲,为昏庸、愚昧而悲。他身为“香草美人”,自带无名草的芬芳,他放不下的,是这个国家,是万千苍生,而不是自己。品性上的高洁之美,对后世有着无法泯灭的作用,隐士的心的确是凡人所不能体会的。芸芸众生,走在屈原的思想里,挖掘到他的内里深处,而从“灰烬深处的余温”中反观当下,汲取经验,修炼自我。于是往后的有志之人,我们这个时代为国请命的人,也变多了几分屈原的操守。

屈原,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文化符号。   

 在一个文化屈从权势的文化传统中,屈原是一棵孤独的树。鲁迅所言,“孤伟自死,社会依然,四语之中,函深哀焉”,如此道明了屈原内心真正的孤独无奈,社会的默然与麻木,文化境界影响之深远。“众人皆低头赶路,而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我曾感叹于,“夫圣人者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才真正了解屈原背此的心境。屈原不能承受人生之悲而选择了放弃生命,他“吾独穷困”,独爱美好,凝滞于苦难的枷锁,他像隐于小镇一样保持高洁品性,不拘泥于城市的车水马龙,不自损于山水的空虚落寞,小镇是心灵诗意栖居与生活热忱、物质丰盈两全之地。

曾经的我也因种种正义与善良与所谓的“大局观”背道而驰,可是眼界和前方告诉我,大义凛然,没有什么正确与错误可言,不过是处世之些许道义罢了。世事纷争与芜杂,我顺水而行,广博而前瞻,既清高自持,无为上善,也在“汲汲”中汲取力量,在时代的流量下保持高洁的操守,生活得如鱼得水。时代免不了杂草,我们或可居安一隅于心灵的小镇,从容且自得。 

方子聪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屈子血统高贵,然却也终于凡人。其心智高洁如玉,为后人所颂。        

屈子心怀楚国,心怀黎民,然一己之力终无力回天。怀王信谗邪而疏屈子,群臣贪名利而摒正道。而屈子者,若春风之于戈壁,若甘泉之于饥渴。怀一身浩然正气,与时局抗争,诉其心之悲矣。        

若屈子之心怀大志者,徒不免于喟叹:“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屈子终心有余而力不足,流放江边,披发行吟,怀石沉江,唯《离骚》长存于世。        

余虽不才,少亦勤勉。奋发于阡陌之间,崛起于中考之时。然自高一以来,嬉戏玩闹,贪一时之乐而荒一世之学。空耗时光,萎靡精神,若行尸走肉尔。然,年华逝去,光阴不再,欲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只将倾。亦长叹时光不足。欲补余之不足,非倍勤勉不可。         

屈子之叹,在君王昏庸,楚国之衰,其无能为力。        

 余之所叹,在学业之弱,时光之短,然犹有一线生机。         

余既无屈子之聪慧,又无屈子之才华。然余与屈子亦非平行之线,终必相交与人生某点。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戚聪颖

“屈原”相比于其他历史人物,他更像一个形容词,而要理解他,我们应该先明白,他不一个神,而是一个人。他也会有不满,也会有怨怼,因此,他身上的闪光点才会更为可贵。最重要的是,他从不否认自己,有着极强的配得感。

在“世界没有你,地球依旧转”的观点下,我们很容易便陷入个人价值困境,而与之引起的自卑感会使我们失去很多的机会,甚至于是能力。进而,往往会形成两大极端,一是自我否定,不再做任何尝试,直至耗光自己所有才华;二是极度自尊,像跳梁小丑急于得到认可且不容他人一丝指诟。而屈原不同,他并不否认自己政治上的低能,他自省并学习,但他不会对自己的目标有一丝怀疑。

他的死,与其说是失败,倒不如视作对自我的绝对肯定以及对自我的绝对尊重。他早已与他的志向融为一体,他因自信,而百折不挠,又因自尊,死于对国家对目标以及自我的追求之中。

  楼宇轩

我眼中的屈原

屈原名曰正则,字曰灵均,膺忠贞之质,体清洁之性。我认为屈原之不凡有三。

第一,他爱国忠贞,忧国忧民,若以后世文人作比,那便是杜甫、辛弃疾可与之相提并记。他“怨灵修之浩荡”,然而“虽九死其犹未悔”,苦难与阻挠只会使他愈挫愈勇,纵使天翻地覆也不能使他动摇一分一毫。

第二,他洁身自好,虽是积极入世,却能出淤泥而不染,仿佛是在浑浊的天地间开辟出一寸净土,身处俗世,而心置于世外。他的一句“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引发我深思。当周遭环境干扰自己时,我们很难做到丝毫不受影响,有时随波逐流,正是阻碍我们前行的一大要素。因而如何使自己坚定不移,磨炼心性,成了我们需要深刻思考的问题。此外屈原与庄子虽有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轨迹,而我认为两者身上有着极其相近的品质。庄子眼极冷,心肠极热,一句“愿曳尾于涂中”表白了心志,他在世俗中寻求自我价值与自我独立,一如屈原般遗世独立,心如磐石。

第三,他坚韧不屈,知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虽体解吾犹未变兮”,他这般的意志力与抗挫力,值得我们从中汲取力量。

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若能将对屈原高洁品性的推崇化作自己行动的准则,我们也将脱胎于凡夫俗子,在穿花寻路中收获美好,在柳暗花明时豁然开朗。

徐琪璇

楚有美人兮,遗世而独立

离骚有戏称名为“屈原自恋的赞歌”,若浅白的看诗中所述,那洋洋洒洒而下的文字中,有扑鼻而来的草木的芬芳,有记录详识的高贵血统,更有他那自爱自怜的美貌。若一切属实,那屈原无愧于“楚美人”之称谓,宋玉的位置也许受到挑战。但我认为红尘不过是对屈原的束缚,离骚应是一篇遗世独立之人的肺腑自白

我们的生存不同于游牧民族一般追逐于旷野,我们与土地那紧密的关系,自然而然的维系着我们与一群人,一同定居在一片适合农耕的土地边。定居,群居是我们文化自带特征。相对于草原上的“不见归期”,汉民族除了“努力加餐饭”的问切,还有《孟子》书中就记载的“十目所视,十指所指”严苛环境,之后那些“察举制”“中正制”的加深和巩固,“君子重衣冠”的区解传播,直到如今我们依然如此的在意周围的评论。听见一些负面评论如遇毒蛇猛兽惶惶不可终日,要不立刻就改,要不藏着做。少之又少的依旧我行我素的坚持。如果你声音尖锐,那一定压着嗓子说话,如果你“压力同学”,那就背着光偷偷内卷,阿谀奉承蔚然成风,那么“洁身自好”就是假清高。我们害怕评论,放弃自我,因为行事的正误被群体把控。

但屈原不一样,他面对“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的谣言,反思之后,认为自己“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的行为没有出错。错误的是他们“背神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他并不害怕自己被“工巧”之人孤立斥责他反省自身追寻着“前圣所厚”,将自我意义的评判权,牢牢的把握在自己手中,虽然结果是“忳郁邑余侘傺兮”,但我认为不是他被世道所遗弃,而是他主动从污浊的城市中独立成为那娇傲的芙蕖。古今共鸣,中西互通,屈原对自我的坚守正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言“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当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屈原的叛离基于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肯定,用“自信”蔑视“他评”,用前圣人忽略谣言,正因为明晰自己想成为怎样的人,才会拥有如此明确的行为正误判断,正因为肯定的指出他人与自己的“异道”,所以带着对善与慎的追求九死无悔的出走,屈原的出走,昭告着理想的辉辉之光,正道的光明磊落。也许一场大雨中,没有人可以顾全衣摆,不被大于淋湿那屈原一定是那撑着油纸伞走在花草清幽中,走向天光乍亮的,不染纷呈遗世独立的美人。

胡一言

孤独清白

落日在道路的尽头洒下不甘的余晖,迎面走来的人衣衫褴褛,低声吟诵:“名声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他缓缓走向我,他缓缓路过我,他缓缓离开我。夕阳拥抱他瘦弱的躯干,在地上刻下长长的影子,像一柄生锈斑驳的剑,向冰冷的现实不顾后果地挥砍后,只留下破碎的缺口,以致于人人都忘了他曾是这世上最锋利最无往不破的利刃......可惜那沛莫能御仿佛能斩断世间一切不公的过往啊,现在却只剩下孤独的影子......

我眼中的屈原,是一个很孤单的人。他的其余作品我并不是很了解,但我读《离骚》,其中那孤独的悲伤,像无边的浪潮快要将我淹没。自己明明清美高贵,却深陷于污浊不堪的泥沼中。也许他本可以脱身如庄子,遨游尘埃之外,可冥冥之中,对楚国的感情像灵魂的锁链,束缚着他到不了他所向往的天边。到底是什么样的爱,把世上最洁白无瑕的人囚禁在最泥泞不堪的现实;又到底是什么样的爱,让一个人拼尽了全力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和自己爱的王座一点点坠入既定的深渊。可是他明明知道今后的悲惨的命运啊,却还是义无反顾地朝前走着,最后他最爱的楚国也抛弃他了。

爱若执炬迎风,炽烈而哀怮。

我想象着屈原的孤独,举目望向四周,找不到任何一个同他般高洁的人;失魂落魄地走在江畔,再也找不到自己喜欢的江蓠和辟芷。众人都醉了,只有我还清醒着;他们剩下的酒糟,我不想去吃。一个人若是能够享受孤独,那他大可以活得逍遥自在,无拘无束。可是我不愿啊,可是我是三闾大夫啊,“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然而这些宏图壮志,纵是万人亦不足够,如今却只有我一个人.....我的目光渐渐黯淡,徘徊在汨罗江边,兰草在风中微微摇曳,远处的渔父沉沉地唱着歌。

爱着香草的三闾大夫被江水带走了,连带着他的炽烈、哀怮和形单影只的往事。

  徐浩铖

我所理解的屈原

屈原最终还是死了。但奇怪的是,在当时那个封建时期,如此与世俗格格不入的屈原不是死于权力的竞争,或是皇帝的律令,而是自杀了。

我认为,屈原的结局是对自己理想的祭奠。

屈原自称“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做着常人难以想象的事情“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有着不寻凡人的品性“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他有着属于他自己的理想世界,有着无比崇尚的理想抱负。结果这一切都因小人的毁谤而灰飞烟灭。屈原心中的那根弦断了。

一个人最无助的时候不是自己无法做什么,而是自己做尽了一切,付出了一切,投入了一切却发现还是无法改变什么。

不用别人做什么,屈原的结局是注定的。

想要读懂屈原,就得读懂他最后的选择,他为自己的理想祭奠不是为了警示后人什么。或许他的死对后人而言本无意义,也无需存在意义,死亡是一个节日,这是独属于屈原自己的节日!

金楚洋

何以为屈原   何以为我们

屈原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司马迁

未闻屈原之名,却早就听闻他在汨罗江的倾诉: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多么深的怨恨才会使得“中华诗祖”屈原自寻短见。可说到底,屈原也是一个普通人,试问谁又能不在质疑与失意中逐渐迷惘,试问谁能不在排挤与陷害中暗自生恨,故忧愁忧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从左徒到三闾大夫,从在朝从政到流放他乡。无论是多么浓厚的热情与志向都在一次次受挫中磨平棱角,无论是多么忠烈的忠心也在一次次谗言中变得冰凉。贾谊在《吊屈原赋》中,这样描写屈原所处时代的社会状况:呜呼哀哉,逢时不祥!或许正是如此,他才会信身,带着几分信仰者的虔诚,在《九歌》中讲神灵描绘的淋漓尽致。可不同于西方人,中国人从未将神的权威凌驾于人之上,因为信奉的出发点本就是因为人而并非神。所以人们才会通过其给心灵予以补偿。

由此而观之,我更敬佩屈原了。忧愁幽思而作《离骚》。这离骚之中,不仅仅是才华之横溢,更是心血之讴歌。第一遍,我不识其字,第二遍,也只是磕磕绊绊的读完。可我感受了一遍又一遍,即使将每一个字都铭记于心,也只能在山脚欣赏其一面之风采。

所以屈原的意义,不仅仅是作《楚辞》,也不仅仅是给我们带来了端午佳节,他是时代的悲剧,也是时代的骄傲。而我们始终都在走进屈原的路上,却看不见这条路的尽头。所以屈原何以为屈原,我们何以为我们?

胡羽凡

时常惊叹,是怎样的水土,钟灵毓秀,才能生出屈原这般灵秀的人物。

千年已过,他的诗篇仍久久流传,在这个残酷而不那么浪漫的世界里,激起一阵回荡的清风。他以动人的文辞构造了一个关于神鬼,乃至关于自我的世界。花草掩映,万物有灵,汪洋恣肆,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

我抚摸着,纸页上萦绕瑰丽奇特的幻想的每个字眼,思索这大抵不似印象中那般生僻晦涩,佶屈聱牙。他的风骨,见字如晤。他自恃高洁,执香佩兰,“扈江离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他忧心如焚,奔走呼号,“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他是汨罗江上自由灵动的鸟,亦是楚地珍奇绝艳的花。众云噤声之时,他厉声疾呼;众星消隐时,他用自己的锋芒去抵一抵炽热灼人的太阳。

屈原的浪漫,不浅薄,不庸俗,而是人类面对最终毁灭的高尚答案。这股浪漫,过去的深邃有,现在的瞬间有,未来的无穷也会有。一天一天,好像都在远离他,又在不断接近他。

回首望去,楚旗猎猎,第一抹初生的朝阳在起伏的波澜间闪着眩目的光。

时至今日,屈原已经不是尚且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那个屈大夫,他所代表的是一种时代精神,百姓情结和民族文化,穿越着时空,年年相继,代代相传,也就是这样,“屈原”鲜活而永久地活在了人们心中。

阅读 1831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