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面春风好借力,正是扬帆起航时。2024年3月27日,烟台高新区全体数学老师积极参与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山东省小学数学特级教师工作坊专题培训活动,教师们认真观摩了名师示范课,听取了专家的报告。
本次会议分为课例展示和专家报告两部分内容。为了保证全区数学老师都能够参与学习,提升教研能力,区教研室做了周密的安排,各学校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方案。
观摩课例 赏国数课之光
会议伊始,顾娟老师执教了《祖冲之教我们学数学》一课,顾娟老师课从富有趣味性的变纸为书的活动引入本课,本节课从“守正创新”来研究多边形的面积,既巩固了课本中的多边形面积的推导过程和推导公式,又从创新的角度探究了不同的推导方法,深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同学们知道了在学习数学中要不断的问“是什么”和“为什么”,继续保持“守正创新”的精神。
第二节课是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半条被子》一课,华老师从“半条被子”入手,利用点子图帮助学生自主探究,在带领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体会伟大的长征精神,自然而然地将德育融入课堂。不禁好奇,华老师是如何寻找到这些课堂素材的,应该是生活中的细致发现和认真思考。作为教师,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自身也要更加有意识地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我们要向华老师学习,在生活中发现看似普通、实则蕴含数学道理的现象并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将其带入课堂与知识点相结合,让学生乐学、善思,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黄彪老师为我们带来了一节特别的国数课《“数”说中国大运河》。在整堂课中,黄老师设计新颖,学习内容涵量大,整堂课将知识性和趣味性相融合。黄老师注重思维碰撞,他以学为基,顺学而导,师生互动,情感交融。这节课聚焦“数说中国大运河”这一主题,首先通过播放视频《中国大运河》,让学生体会大运河的伟大;然后围绕“大运河伟大在哪里”这一核心问题,从历史悠久(从公元前486年到现在),里程量大(三大部分,全长3200千米),智慧卓越(攻克了三个难关),意义深远(造福千秋万代)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进行了研究,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镶嵌于历史、传统文化等多学科融合中,并且巧妙地为这节课涂上爱国底色。
本节国数课为我们打开了跨学科的另一扇窗,主要表现为:一是融合学习内容,拓宽知识面。本课融合了数学、历史、地理、语文、政治、物理等多学科内容,以数学学科为主,其它学科有机融入,共同作用。二是融合学习方式,打通学力场。教师对学生课前学习、课中学习和课后学习进行了合理定位和安排,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进行了科学组织和指导。三是融合学习目标,提升育人度。消弭分学科带来的单科主义,关注的是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专家报告 思国数课之魂
顾娟老师以《国学课:数学学科育人新表达———以〈祖冲之教我们学数学〉》为主题讲解了课堂行为背后的想法。顾老师首先明确“国数课不是要取代数学课,而是要给数学课涂上爱国的底色”这一主旨,接下来从课前慎思内容从何来、结构怎么建,课中笃行在儿童思维阻滞处多逗留、在儿童能力攀升处思育人,课后思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聚焦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实践怎样培养人、推进课程思政育人方式回答为谁培养人三大方面详细向我们介绍了好课不在小技巧,而在大情怀!
最后,华应龙老师进行了主题为《国数课的实践与思考》的讲座,现场听课教师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与疑惑,华校长耐心给出解答,“国数课”不是取代数学课,而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数学课。“国数课”是在数学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度学习和理解。“国数课”,名正而言顺,简洁而有力。开发“国数课”,需要我们——第一,胸怀国之大者;第二,坚持以爱育爱;第三,修炼化育之道。
各学校认真组织教师观看,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了集中学习、分散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老师们看得认真,记得仔细,努力将教研的收获记在心中,以便日后能用到自己的教学中。
专家引领,精彩课例,本次活动老师们收获颇丰。老师们在学习中反思,如何在数学课堂浸润中国传统文化,当好学生的“引路人”。相信老师们定会潜心研究国数课,学科融合育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不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