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课程:《耕读五峰 逐梦少年》
研学时间:3月28——29日
研学地点:杨守敬书院、柴埠溪坛子口、三峡非遗传承教育研学基地
研学对象:荆南中学八(4)班
研学车号:11号车
带队老师:李毕松老师 秦继老师
研学老师:李青原
开营仪式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研学是行走的课堂,当书本知识与现实体验相结合,就会变得鲜活而有温度。当春日暖阳与心之向往相碰撞,定能激发“追风去”的热情。排好整齐的队伍,绽放开心的笑颜开始了我们携快乐同行的研学之约 !
我们来到了今天的第一站:武陵山野生动植物标本馆。科普自然教育、生物多样性 从而体会动植物演化史
观看地球的起源,地质演化 体会地球的内外动力地质作用
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地质现象都是地质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变化留下来的证据,这些都是揭示地质历史时期地壳变迁和生物演化奥秘的一把钥匙,是不可再生的珍贵的自然遗产。地质学家正是通过它们来探索地球和生物演化的历史的。根据地壳上所保留的各种地质事件记录,研究曾经发生过的重要生物绝灭和新生(复苏)事件以及地质构造运动和环境变迁,进而解释当前的各种地质地貌现象。
遍布五峰全境的奇峰、怪石、深峡、清溪、溶洞,是研究地质学的天然博物馆;五大原始植物树种群落的分布,是生态学研究的天然宝库。
众多的人文历史:丰富的土家文化、淳朴的乡风民俗,与良好生态一起构成 “武陵山水、独秀五峰”的旅游品牌形象。在开发和保护并举下,五峰国家地质公园将作为 “北接大三峡,南连张家界” 的桥梁,在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及湘鄂西大旅游经济圈中发挥重要作用。
知识填满了我的小脑瓜 开始填饱肚子干饭啦!
下午我们来到了研学旅程的第二站——三峡非遗传承教育研学基地
五峰,是一片见证了远古至现代文明的沃土。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勤劳、智慧的土家儿女,创造了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学们走进三峡非遗传承教育研学基地,到宜红茶工业遗产展示馆了解五峰茶产业历程,在五峰非遗传承展示馆了解土家民俗文化,到楚香非遗课程馆了解香药同源,体验非遗制香乐趣。
五峰茶产地在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故而得名“五峰茶”。这里属于武陵山支脉,山多水润,适合茶叶生长。山间终年云雾缭绕,四季气候温和,雨水充沛,土壤肥沃,形成了五峰 “云雾山中出好茶”的自然条件,被誉为中国名茶之乡。
五峰不仅盛产名茶,也蕴藏着浓厚的茶乡文化,这里有采茶人手指尖上的律动,有茶制作六大工序的智慧,更有独步全国的茶道、茶操、茶舞和茶歌。
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到了香的起源,并且亲自动手制作了腾云薰香。
参观并了解宜红茶文化遗产
紧接着来到了我们五峰非遗传承展示馆 这是五峰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巴楚、巴土、巴蜀、巴巫、湖湘文化共融性特点。有县级以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各族儿女杂居相处,共同创造了多姿多彩的世界文化。五峰与长阳、恩施州同属武陵山区被纳入万里茶都及松滋三县部分区域合而设长乐县。1914年更名五峰县。1984年7月改设五将容美土司所辖五峰、水泥、石梁、长茅关诸司,并划湖南石门县和湖北长阳、宜晋。元末土司错处其问。清初隶属湖广葬陵州。清雍正十三(1735)年改土归流,迁徙性移民构成主要族源。秦属黔中郡,西汉隶属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五峰位于江汉平原向云贵高原过渡区域,属武陵山支系余脉。
开心大合照~
我们来采茶啦!
快乐晚餐
开心早餐
随着一路的欢声笑语,我们来到了柴埠溪。湖北柴埠溪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五峰东南部长乐坪、渔洋关两镇交界处,南连“武陵源”,北接“清江水”
小小柴埠溪 拿下!
返程干饭!迎接最后一站!
我们来到了第二天研学第二站——杨守敬书院。杨守敬书院,是一座古朴有灵性的庭院,掩隐在满目苍翠的山林中,带着温厚的江南底蕴。杨守敬先生的雕像矗立在书院的中央,他手持书卷,鹤发童颜
行拜师礼
在老师的讲解下,我们了解到杨守敬书院由具有浓厚清末民初建筑风格的千碑林、观海堂、勤成讲堂、诸贤祠、继贤厅、东瀛馆、清源阁、问江山房、一得居、四宝堂、邻苏草堂等主要建筑组成。守敬书院是三峡地区第一个书院式景区,建于2005年。
同学们来到了清源阁,这里有许多漂亮的蝴蝶标本,同学们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首先,我们来到了书院的第一大功能区——讲学区,勤成讲堂的名字取自韩愈《进学解》中的名句“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 毁于随”中的“勤”、“成”二字。勤成讲堂是后人为了纪念杨守敬老先生在武昌担任勤成讲堂总教长一职而修建的。
楹联是“高论无穷如锯屑,小窗相对为研丹”,意思是说所写的文章、高妙的言论见解就如同锯木头时的木屑霏霏不绝。后半句是用来形容朋友之间的友谊的。
同学们正在认真观看杨老先生生平的事迹~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书院的第二大功能区——藏书区
观海堂的楹联是“欹枕旧游来眼底,掩书馀味在胸中”,作者是著名军事家曾国藩,意思是:睡觉时那些美好的画面都能够浮现在眼里,将书本合上之后在书中所学的知识仍旧在心中回味悠长。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飞清阁。飞清阁是景区地理上的高峰,也将作为杨守敬书院人文精神的高地来打造。这里,将建造“三峡学人馆”,三峡地区精英学者的思想、成就,将得到交流和展示。
至此,我们为期两天的行程这就接近尾声了,下面是导游小原老师写给大家的一封信:
很荣幸也很开心能够又见到大家读万卷书 不如行万里路,只有走出去,才能去经历, 去感受,去抚摸,去听去看才能理解到更多大自然的知识。当我们书本上的图片真正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时,我们才会对他了解得更加深刻。这就是我们研学的意义。
当你背上行装,踏上此次研学之旅时,即将收获这个学期最快乐的一段记忆。而4班的同学们,让我看到了初中生最棒的样子,你们活泼可爱、勇敢自信!在柴埠溪,我们面对很艰辛的一段路程,勇敢挑战自己,我知道当时很多同学都气喘吁吁、汗流浃背,可是我们没有轻言放弃,跟着我们的队伍勇敢向前!
而研学带给你的,远不止于此,独立的旅行生活,教你学会自理、体会责任;与同龄伙伴朝夕相处,你将懂得如何相处、怎样平和沟通;精心设计的活动内容,让你学会协作、体谅他人……在这段研学的旅程中,会有很多快乐,也还会有兴奋、紧张、失落,乃至辛苦、思索…这些丰富多彩的感受和体验,它会成为一颗"种子”,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种子一定会破土萌芽。当你走过足够长的路,站到新的高度,就会发现,原来在旅行中,我们正自觉或不自觉的追寻着一一对自然的热爱,对未知的向往,对情感的渴望一一最终,这一点一滴的积累,都将内化为生活的经验和能力,帮助你解答生活的困惑,坚定自己的理想,找到成长的路径。
同学们,勇敢向未来出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