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反诈,你我同行----马家梁完小防范电信诈骗致家长一封信

淡忘夏傷
创建于2024-03-27
阅读 855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亲爱的家长朋友们:

您们好!近期,网络电信诈骗案高发,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损害公民财产安全。为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发态势,提高“反诈防诈”的安全意识,全力保障财产安全,请您认真阅读以下网络诈骗常见手段,增强防范电信诈骗的意识,形成坚实的社会防范基础,有效遏制犯罪。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


电信诈骗是指通过电话、网络和短信等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通常以冒充他人及仿冒、伪造各种合法外衣和形式的方式达到欺骗的目的。

常见高发的诈骗案例有哪些?

冒充老师诈骗

1.诈骗分子潜入班级群,截取班主任的头像和昵称,化身为“假班主任”。

2.在群内发布各类缴费通知和收款码,催促家长缴费。

3.骗子同伙也入群冒充家长积极响应,将缴费截图发在群内,诱导其他家长缴费。

防范小贴士

1.班主任要做好微信群管理,设置进群身份认证和群内实名制,关闭“允许被搜索”按钮。同时,还要定期核查自己所在班级群、家长群成员身份,第一时间移除身份不明人员。

2.家长不要随意泄露群二维码,保存好老师电话。切勿轻信班级群内群发或私发的收费信息,及时与老师、学校核实,不可盲目转账付款。

3.班主任向微信群发布公告,群内不会有任何形式的缴费行为。

4.群内成员做到自查自觉,发现异常迹象,要第一时间“吹哨”,电话向老师核实

冒充公检法诈骗

1.诈骗分子来电话时,自称公安机关,能准确报出您的个人信息。

2.以您涉嫌犯罪为借口让您联系办案警察,电话转接给所谓的办案警察。

3.然后假的办案民警会以电话笔录、电子通缉令等各种手段增加可信度。

4.最终会以各种借口让您转账到所谓的“安全账户”,完成诈骗。

防范小贴士

1.公安机关不会用电话办案。

2.公安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

3.接到这种电话直接挂断。

网购退款诈骗

常用诈骗手法

1.诈骗分子来电话时,自称某购物平台卖家,以货物有问题为名给您退款,并准确说出您在某购物平台购买货物的信息,增加可信度。

2.通过聊天软件或短信发来退款链接,但里面的链接其实是虚假退款网站,诱使您输入银行账号和密码,最后套取您的验证码,完成诈骗。

防范小贴士

1.网购一定要挑选正规平台。

2.退款要通过官方平台操作。

3.外部链接不要点,不输入任何信息。

4.最重要的一点,谁要验证码都不能给。


钓鱼”网站诈骗

常用诈骗手法

1.诈骗分子发来短信的号码类似官方号码,内容看似正规,但里面网址是钓鱼网站。

2.如果您进入钓鱼网站,会被诱导输入账号、密码等信息。

3.利用您的信息,盗取账户资金,完成诈骗。

防范小贴士

1.短信号码可以通过软件修改,不轻信短信内容。

2.不明链接不要点,不要输入敏感信息。

冒充亲友诈骗

常用诈骗手法

诈骗分子通过盗号或伪装亲人头像昵称等手段,骗取您的信任后,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借钱,完成诈骗。

防范小贴士

凡是接到亲友、熟人要求汇款或借钱的要求时,务必通过电话或当面核实确认后再进行操作。

投资理财类诈骗

常用诈骗手法

1.诈骗分子冒充“投资导师”、“理财顾问”等身份和受害人套近乎。

2.获取信任后,引诱受害人在其提供的虚假网站或APP进行股票、期货、博彩、虚拟货币等投资。

3.前期小额投入试水获得返利后,诈骗分子便会怂恿受害人加大资金投入,哄骗受害人掉进早已设计好的陷阱里。

防范小贴士

1.投资理财要选择正规途径,切勿相信所谓的微信群、QQ群中的“炒股专家”和“投资导师”。

2.有漏洞、高回报的炒股、炒期货、博彩网站等,都是诈骗。

刷单兼职类诈骗

常用诈骗手法

1.诈骗分子在兼职群里发布招打字员、翻译员、刷单员等兼职信息,宣称时间自由,轻轻松松日入几百上千。

2.吸引到求职者,以注册费、会员费等各种名目让求职者缴费,实施诈骗。

防范小贴士

1.刷单本就是违法行为,凡是以刷单为名义的兼职,都是诈骗。

2.没有随便就能挣大钱的工作,天上不会掉馅饼,不要轻信任何先缴费的工作。

互联网全球化日益发展使得个人信息泄露问题日益突出,保护好个人信息是保障财产权重要基础。谨防诈骗,从小事做起,牢记“三不一多”:

未知链接不点击

陌生来电不轻信

个人信息不透露

转账汇款多核实

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为预防电信诈骗,我校特发出以下倡议

拒绝诱惑、远离诈骗

“天上不会掉馅饼”,广大家长朋友们要深知,中奖、退税、无担保低息贷款等好事不会无缘无故地降临到你头上,因此,对陌生人用电话或手机短信发给你的信息一概不予理踩,这是防范诈骗的第一道防线。

当面咨询、沉着应对

电信网络诈骗是一种虚拟引诱,受害群众一般有较充裕的时间来应对,因此对于事主实在不放心,想探明究竟的"信息”,可以直接拨打110询问,或到银行税务、电信、公安机关当面咨询,只要沉着应对,处置得当,是完全可以避免被骗的,这是防范的第二道防线。

涉卡转账,立即停止

电信网络诈骗不管犯罪分子编造各种理由,设置种种陷阱,最后都会提到钱的问题,诱骗受害人进行银行卡(信用卡)转账,其本质就是银行卡诈骗犯罪,一旦群众受骗时,不管什么理由,当要你提供银行卡号、密码或在ATM机上转账时,应当猛然醒悟,停止操作,搭紧钱袋,这是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第三道防线,也是防止被骗的最后底线。

相互提示,共同预防

亲戚朋友间要相互提示,相互宣传针对此类案件中青年人被骗较多的现状,中青年朋友要及时更新自身防范的知识库,同时做好家中老人的宣传防范工作提醒、告诫老年人接到电话、收到短信只要是不认识、不熟悉的人和事,均不要理睬,以免被诱骗。

阅读 855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