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因地制宜

淹底乡
创建于03-27
阅读 20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科技创新的迅猛发展,新质生产力已经成为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然而,如何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发展需求,制定和实施有效的发展策略,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不同地区的资源条件、历史文化、经济基础等差异巨大,这就要求我们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时,不能简单地套用统一的发展模式,而是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科学的规划和设计。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就必须实事求是,要真正尊重规律,准确把握规律,科学运用规律。各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各不相同,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了解本地的优势、短板,明确什么产业可以在本地发展壮大,什么产业可能“水土不服”,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推动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当然是无可争议的新质生产力,但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后,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一部分。发展新质生产力离不开传统产业打下的坚实基础,离开传统产业,很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就不能完全循环起来,甚至会出现“断链”。如果把传统产业等同于“低端产业”“夕阳产业”,鼓励退出甚至强令退出;而对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则一拥而上,“只追热的,不追对的”,什么火就搞什么,很可能会造成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要坚持先立后破,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育新枝栽新苗”的同时,也要让“老树发新芽”。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立足实际,做好“特色”文章。不同地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的长板、短板各不相同,关键是要找准本地区最大的优势和潜力,选择真正适合本地区的发展道路,制定短期和中长期规划,久久为功。不能这山望着那山高,跟风追热点,把眼睛盯在近期不具备条件的事情上,对于那些明显不适合自己发展的则坚决避开,不能上的项目坚决不上,不能搞的产业坚决不搞。

东方风来满眼春。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做大做强主导产业,为高质量发展全面提质提速,提供新动能。

淹底乡党群服务中心主任  吕宏斌

阅读 20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