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句谚语,曾经是《我的xx老师》等半命题作文中的常客,通常用来表达学生对老师的崇敬和感谢。
但近些年来,随着国内师生关系的变化,排着队等待被老师打手心的记忆早已模糊,取而代之的,则是有关“为什么老师没以前那么负责了?”的诘问。
由《那些年,我们记得的老师》话题延伸开来,另一个话题也被网友们津津乐道,在知乎就获得了1200万浏览量——是不是去看望老师的,大多不是他们曾经口中的“好学生”?
学姐在这里抛出3个问题,留着读者们30秒时间进行思考:
1、 是因为老师的水平下降了吗?
2、 是因为学生的素质降低了吗?
3、 是因为师生的关系变差了吗?
3——2——1时间到!带着你的答案,来看学姐一一分析:
第一个问题,老师的水平下降了吗?
如果有80年代在乡下读书的家长,一定能回忆起一个细节——一个老师教两门课甚至三门课,原因,就是教师数量的稀少。
而截至2022年底,我国各级各类专任教师达1880.4万人,与2017年相比增加253.5万人。量变引起质变,所以,这个原因不成立。
第二个问题,学生的素质降低了吗?
这更无从说起。有极小部分人,大谈感恩的心,痛斥学生们:“一代不如一代”,逢年过节了,也不懂回馈“尊师”,脑子里全是那点利益争夺,算盘珠子打的,都快蹦到四川了。
大可一概忽略,把目光放到那些真正为学生着想的老师身上。
学姐也从社会公德谈谈——常言道,衣锦还乡,如果无所作为,学生也会因为愧对当年教诲,从而避免登门拜访。
随着城市化进程,乡村读书的去往县城、县城读书的去往省会、省会读书的去往沿海……一步步远走,在长距离的阻碍下,也很难把回访恩师作为假期里的必要事务。
第三个问题,师生的关系变差了吗?
这个话题,涉及太多,一不小心就容易“身边即世界”,被单一视野所局限,学姐在此不赘述,留给大家思考、交流。
总而言之,一个家境一般,父母的重视程度也一般的孩子,如果遇到一个正常的好老师,跟他说一些鼓励的话,犯错的时候及时纠正他,或者关键时候拉他一把,这些举动,为他的青春年华赋予了非凡的意义,甚至影响了他的未来成长。
所以,他们会念念不忘,觉得是老师造就了他,对他有恩,毕业之后也会常去看望老师。
——来自网友坏脾气
师生互动的点点滴滴,所传递出来的大意义,是老师这个职业被称为灵魂工程师的原因所在,也是老师育人的意义和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