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邵乡第二片区

数学联片教研(二)

研读新课标  聚焦图形与几何


为进一步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版)》的要求,加强各学校之间的交流,促进区域教师的专业发展,3月27日上午,西邵乡第二片区小学数学联片教研“研读新课标  聚焦图形与几何”主题教研活动在西邵乡五花营中心小学顺利举行。西邵乡第二片区小学数学教师们齐聚一堂,共赴一场同研同行的盛宴。

出席本次活动的有:五花营中心小学校长司雷明、五花营中心小学教研主任刘艳锋、西邵乡第二片区全体数学教师。

本次教研活动由五花营中心小学王盼盼老师主持。本次活动共分为三项:

一、自读标准 说课标。

二、共学讲座 研课标。

三、深化认知 集备课。

自读标准 说课标

教研前一周西邵乡第二片区的数学教师们,已经开始自读新课标中关于《图形与几何》各学段的内容要求、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等具体内容。并积极梳理成了自己的见解,发言踊跃!

邢晓英老师:生活中有不同形状需要认识,分门别类各有名称,大小不同需要测量,不同物体处在不同空间需要描述不同位置。物体有静有动,所以要认识图形的运动。“图形与几何”在小学阶段包括“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和“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图形的认识是对物体形状的抽象图形进行表示,重点是认识图形的特征,而图形特征的认识离不开图形的测量。图形的测量重点是对图形大小的度量。图形的位置是描述运动的基础,运动能产生不同的位置通过图形位置的表达感悟坐标的意义;通过图形运动的观察和表达,体会坐标表达的必要性,为未来学习数形结合奠定基础。

王盼盼老师:几何最明显的特点是抽象性强,而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基本以形象思维为主,对于抽象的事物很难理解。且在探究几何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常常会将几何图形进行平移、翻转、剪切以及割补、拼接等形式的变换。这进一步凸显了几何问题的抽象和复杂,让学生望而生畏。为此,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教师不妨加强演示教学法,也就是利用实物、多媒体等媒介将几何图形以及几何图形的变化过程,生动直观的呈现出来。教师在图形和几何教学过程中,应针对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制作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丰富学生的直观感受,简化学生对几何知识的理解过程。通过实践动手环节来感知图形的一般特点,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有参考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学核心素养也得到了提升,可谓一举两得。

李然然老师:2022版新课标“图形与几何”领域整合为“图形的认识与测量”“图形的位置与运动”两个主题。“图形的认识”重点是图形特征的探索与描述,“图形的测量”是对图形大小的度量。图形的测量过程与结果都与具体图形的特征密切相关。图形的运动主要是图形的平移、旋转和轴对称,本质上是图形上的点的位置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平移或旋转。认识图形运动前的位置与运动后的位置的关系,了解其中的变化和不变,也就是点的位置的变化或不变,所以,图形的运动与图形的位置有密切的关系。

秦洁莹老师:关于轴对称图形要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辨认轴对称图形。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能利用轴对称的原理创造轴对称图形。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平移和旋转现象,了解平移和旋转运动的基本特点。通过对比,能正确区分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

陈冰茹老师: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学生在幼儿园阶段积累的有关图形的经验,以直观感知为主。图形的认识教学要选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鼓励学生动手操作,感知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特点以及这两类图形的关联,引导学生经历图形的抽象过程,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图形的测量教学要引导学生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创设测量课桌长度等生活情境,借助拃的长度、铅笔的长度等不同的方式测量,经历测量的过程,比较测量的结果,感受统一长度单位的意义;引导学生经历用统一的长度单位(米、厘米)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如重新测量课桌长度,加深对长度单位的理解。

王佳禾老师:2022版课标多次提到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发展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关键在于借助现实生活中的实物,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建立三维立体图形与展开后的二维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空间观念有助于理解现实生活中空间物体的形态与结构,是形成空间想象力的经验基础。第二学段“图形与几何”部分,增加了尺规作图:“作给定线段”。目的是改善小学生动手操作少的现象,使学生通过直观感受图形的性质,增强几何直观。

唐鑫阳老师:图形的认识学习呈现出“立体一平面一立体”的整体学习进程。第一学段,初步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是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立体图形,进而从立体图形中抽象出平面图形,重点是直观辨认,感受二维与三维图形之间的关系。第二、三学段,从图形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角度认识并刻画常见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重点是探索图形特征,沟通平面图形之间、立体图形之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联系,核心是刻画图形各要素之间、图形之间(尤其是二维和三维图形之间)的关系。所以我们老师在“图形与几何”领域的教学过程中,要明确主题学习内容和链接的核心素养表现,更要找到学习内容与核心素养表现之间的桥梁。试着探讨单元整体设计,进行结构化学习,突出整体性、一致性、阶段性,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量感、几何直观、推理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共学讲座 研课标

为了全面了解新课标的实质和主要变化,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聚焦核心点,全体数学教师观看了唐彩斌教授有关《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变化与教学变革》的讲座。首先,唐彩斌教授对《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标准》的图形与几何领域的主要变化进行了重点的解读,主要阐述了新课标内容结构的变化、课程结构化的价值意义和内容结构化的教学变革,为老师们学习新课标指明了方向。其次,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是内容标准,也是质量标准,还是教学指南。并从横向联系、纵向联系、跨学科联系三个视角进行了具体分析。阐述了小学阶段增加“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意义”,“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教学序列以及小学阶段“用直尺和圆规作图”的教学建议。最后,唐老师提出轻负高质、全面发展,这才是数学课程,也是义务教育课程倡导素养导向的关键要义。图形与几何的学习为学生打开数学的另一个世界,认识图形,测量大小、感受位置的变化和运动的规律,感悟图形之间的关系,体会到几何的美妙。让数学学习因为图形与几何而变得更有意思、更有意义、更丰富、更美好。

深化认知 集备课

为深化践行《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理念,在目标、问题向导下,聚焦“集体力量”,聚焦“图形几何”,关注核心素养,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西邵乡第二片区全体数学教师进行了集体备课。

备课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教师要将学生记忆中的已有知识调入“前台”,弄清“学生站在哪里”,为学生架起新旧经验的桥梁,促进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使数学知识形成系统,促进学生整体建构;要从整体统一的观点出发,引领学生在感知图形中提升量感、空间感,在思想体验中构建稳固的认知结构。  

如何把集体备课做得更好,我们做出了以下反思:1.在以后集体备课活动中,教师要带着教材参与研讨;2.发挥好团队力量,能够体现学校备课组的集体智慧;3.活动中要有提问意识;4.带着思考真正参与到活动中。 

教无涯,研无尽,“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志之所向,无坚不入”。通过此次活动西邵乡第二片区的数学教师们,明确了“图形与几何”领域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素养要求,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更新了教育理念。教育路上心向往之,行必将至,我们漫步寻芳,相信每一次的努力都会凝聚新的教育力量,收获沿路的芬芳。

撰稿:王盼盼

图片:邢晓英

初审:李广利 刘艳锋

终审:司雷明 任占英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