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乐•【红润童心】“编”玩“编”乐——津南三幼非遗文化课程组

天津市津南区第三幼儿园
创建于03-26
阅读 706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编织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结了“编”和“织”的技艺。《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为了让孩子们从小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丰富幼儿的审美经验。因此,我们将编织活动融入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开启了本次编织之旅……

小小非遗宣传员

01:25

寻找编织

趣味编织大调查

🙌🙌孩子们积极调查探索、讨论关于编织的一系列问题,收集到了各式各样的工具与材料,不仅丰富了幼儿对编织的认识,也培养和锻炼了幼儿的分享与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里藏着小朋友们很多的编织作品,跟着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瞧!原来我们的作品,不仅可以展示在班级的墙面上,悬挂在功能厅当装饰,还可以编成花篮放花……我们的编织作品真的是无处不在。

  了解编织文化史

🌟🌟 神话传说中的伏羲氏从蜘蛛结网得到启示,发明了渔网。他教人们结网捕鱼,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传说中的有巢氏,原本是穴居,后来受到鸟巢的启示,以树枝草藤之类编筑成类似鸟巢的住所。在北方,这种以草藤编结、以泥土拌和草料筑成围墙的房屋,也常常用来储藏物品或看瓜房。

🌟🌟由此可见,我国编织工艺品的历史得益于物产丰富的中华大地。千百年来,劳动人民为了生存,就地取材,通过不断的实践,选择利用自然界中生长的各种植物,编织出各种生存所需的器物。在了解编织的过程中也不断激发孩子们对民俗文化的热情,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民族精神!

不同的编织方法

☀️☀️通过编织技能的积累,孩子们运用绘画的形式展示出不同的编织方法。

🌟🌟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精神,扎实推进幼儿园和小学科学衔接工作,我们根据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切实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幼儿的自我服务意识,促进孩子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的发展,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我们开展了“编织小能手,快乐显身手”的活动。

01:52

编一编、试一试

03:06

🤔🤔在编织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种种困难,孩子们发现原来编织大有学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解决办法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发现孩子们对曼达拉编织最感兴趣。通过观看视频,孩子们对“曼达拉”的编制方法和步骤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一次次的尝试下,孩子们的曼达拉编织技术也越发娴熟,设计一张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曼达拉编织吧!

00:55

👦👧“每个孩子都有100个兴趣或愿望,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为孩子提供101个舞台。”因此,通过一场“非遗编织秀”来展示孩子们的作品。每一个作品都尽情描绘了幼儿多彩的内心世界,诠释着他们对色彩、对美的感受和创造。同时在编织艺术的熏陶下,更能发现和感受生活中的美。

🌈🌈幼小衔接贯穿了整个幼儿期,在编织活动中,我们震撼于幼儿的表现,也感动着他们的成长,孩子们从认识到喜欢编织活动,在不断尝试各种编织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设计编织图案,大胆创新,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及动手能力,帮助幼儿形成耐心、坚持、克服困难等良好品质,更是让幼儿感受浓厚的中国文化底蕴,让每一种文化精神在历史中留存,在幼儿的心中萌发出探索的种子,感知编织的变化多端,感受非遗博大精深的魅力,我们仍在继续探索着编织的奥秘,让我们一起期待一经一纬编出无穷创意、千丝万缕绘织锦绣非遗……

撰稿:张改萍

初审:   课程组

复审:潘学丹

终审:邢金书

阅读 706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