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任务群视域下小学语文中段阅读教学创意课堂行动实践研究》读书心得四

念北
创建于2024-03-26
阅读 29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读《从作业设计开始的30个创意教学法》有感

海南白驹学校 王明明

英国作家罗斯·莫里森·麦吉尔致力于提升教学质量、减轻教师工作量,同时关注师生的心理健康。《从作业设计开始的30个创意教学法:运用互动反馈循环实现深度学习》这本书缓解了教师的焦虑并帮助教师关注自己的核心工作:给予学生高质量的作业与反馈,聚焦学习结果的多维度备课设计,实践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在这本书中,罗斯强调:作为教师需要把三件事做好:作业设计、备课、课堂教学。他用自己的实践经验将这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他鼓励教师将教学过程视为一个互动反馈循环:高度参与的作业设计→聚焦学习结果的多维度备课设计→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正是反馈循环中的重要环节。每一环节的10种创意方法,最直接的教会我们做什么、如何做。

一、高度参与的作业设计

    高度参与的作业设计,我们要有全局的观念,更多的要落脚于反馈与评估上。在开始评估作业前,掌握课程进度及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并针对每一份作业做出有针对性的反馈与评价。

    反馈与评价的过程中,我们要善用批注的方法,比如现场批注、特殊的批注符号、激励性语言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推动学生的学习进展,培养学生的成长型思维,让他们在反馈中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做到查缺补漏,深层次识别自身的知识漏洞。

    这一部分,罗斯更多地强调不要基于每位学生大量的书面作业。他反复指出,恰当地使用局部反馈与口头反馈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高质量评估比大量的书面作业积累更有利于学生健康快乐成长,同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减轻了教师的工作量及所带来的压力。

二、聚焦学习结果的多维度备课设计

    作为教师,我们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明确你想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不是你想要学生完成的活动或任务,应当将教学重点从课堂活动转移到学习目标上。

    备课在这一环节中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在备课设计的过程中,在课程中要结合富有想象的教学策略,如书中所提到的讲故事,可以使学生沉浸在课堂氛围中。同时要让课程更有粘性,思考学生应掌握的学习内容,以及希望学生牢记并可以在下节课回忆起来的关键点是什么,要着重学习策略的教学指导。同时也要关注到备课设计中的提问与评估方法等,要根据学生的差异化进行教学,要考虑到每位学生的不同需求。

    在一次次的备课中,我们要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投入充足的时间,我们要多学习、多进步、多积累、多分享,这样才能一步一脚印上好每一节课。

三、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作为教师,我们要有直接而明确的指令,可采用多种建模的方式,如:交互教学、思考—结对—分享等,帮助学生提升适用于任何学科领域的读写和计算能力。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随着学生动而动,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导。这个过程中,我们要设计易于理解的高效教学策略,使用问题矩阵设计提问的架构,提问时要善用有效的指令,时时关注课堂,促进学生与老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式学习。

    当然,最必不可少的依然是要实现教师的自我成长。高效能教师的成长是推进课堂教学发展的重要支撑。观察不同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提升每位教师及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因此老师要在学中进步、在学习中谋求发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创意教学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用的教育参考书,每位教师都应该阅读这本书,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创意教学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为学生的成长和未来贡献更多的力量。

阅读 29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