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班的与众“布”童

芜湖市鸠江北路幼儿园
创建于2024-03-26
阅读 900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新的学期开始了,孩子们穿上了新年的新衣服都高高兴兴的来到了幼儿园。看见同伴们彼此的新衣服,孩子们纷纷讨论了起来。

在孩子们的一声声的讨论中,关于“布料”这个话题越来越感兴趣。为了支持幼儿的兴趣发展。老师们把孩子们上学期游戏区的“布”拿了出来。供幼儿触摸感知,欣赏。

在一日活动中老师鼓励孩子们在生活中寻找生活中的布,和父母在家完成亲子任务,找一找家中的布。家校共育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摸一摸感受不同布料的触觉感受,进行认知了解布是各种各样的,布有着不同的材质等很多特征。

通过孩子们对布的认识了解,对布料的认知经验在一日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提高了很多。孩子们会在生活中讨论到我们画画垫的桌布它也是布,但是这个布好像会吸水。于是孩子们的这个话匣子一下就打开了。

00:07

带着这个问题,老师把班级里各种材质的布都拿来做布的吸水实验,看看哪种布更加吸水。

老师为孩子们准备了丰富的布料:有宁老师的抹布是含有棉,或者聚酯纤维或者涤纶的,还有夏天的棉麻衣服材质,雪纺,以及羽绒服布料,牛仔布料等,将他们放在在相同的容器里盛满等量的水,鼓励幼儿用布去沾水,观察容器里的剩余的水量。

00:33

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容器里剩余水的用量和感知布在水中吸水的效果,一致认为宁老师的抹布,主要含有棉以及纤维等合成材料是最吸水的。

孩子们弄清楚一个问题后,第二个问题接踵而来,孩子们在中午在睡房里面的时候发出疑问,窗帘能够遮光,那哪些布的遮光性会好呢?这也能够体现《指南》中孩子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刨根问底。

再次支持孩子们的想法,老师再次拿出各种材质的布料,提供给孩子们来做实验。这一次孩子们在科学区拿出了手电筒。营造睡房昏暗的环境,根据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模仿光照进布的效果。

陈浩宇小朋友觉得帽檐的遮光性很强,他觉得帽檐摸起来的感觉有点像窗帘。通过查阅资料,孩子们发现了这个黑色的帽檐含有聚酯纤维和尼龙,包括孩子们穿的校服也是聚酯纤维的面料,孩子们拿着手电筒照了照自己穿的校服,发现也是有遮光性的。实践看来,聚酯纤维的遮光性还是比较强的。

00:05

紧接着,孩子们拿着不同材质的布接二连三的做着实验。发现含有棉的抹布遮光性仅次于聚酯纤维。这也在《指南》中体现了幼儿可以通过观察、比较与分析发现并描述不同种类物体的特征或某个事物的前后变化。

通过实验,老师和孩子们共同学习到了生活中很多的知识。聚酯纤维和棉布在手感上有明显的区别。聚酯纤维的手感柔软、光滑,摸起来很舒服,但是缺少亲肤感。

相比之下,棉棉质面料具有舒适、透气、吸湿、柔软等特点,棉的透气性比较好,而且是天然材料,更接近皮肤的感觉,穿起来比较舒适。

实验做到这里孩子们对衣服,对布料的兴趣并没有减少啊,孩子们在上到可回收垃圾课程活动时候,都在自发的想为自己做衣服。于是,我们班的家长也是铆足了劲头支持孩子,鼓励并且力所能及的帮助孩子们做自己喜欢衣服。并且在班级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时装秀,这也体现了《指南》中,孩子们能用多种工具,材料或不同的表现手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讨论到衣服,孩子们可是议论纷纷,看到各位小朋友们的衣服,孩子们都赞不绝口,还有的孩子说,他们看见少数民族的衣服就是各种各样的。

继续追随孩子们的步伐,老师带着孩子们欣赏我国的一些传统服饰,56个民族的服饰。于是孩子们带着他们认识服装布料的经验,讨论着这些服饰的面料。

那么老师也将继续帮助孩子们完成他们内心的疑问。

00:27

孩子们不仅仅更加了解56个民族有哪些,更加对这些特殊的民族服饰面料加深了印象。孩子们的社会认知水平不断的提高,孩子们的知识量也在不断的丰富。孩子们用他们的方式记录表证自己认识了解的民族服饰,请求老师将特殊的布料材质给记录下来。

在认知了解过程中,孩子们认识到大部分民族都是用丝绸或者棉麻编织衣服,还有些民族会使用羊皮,鹿皮,马皮来进行编制衣服。这也意味着这些民族他们主要养殖牛马羊鹿等动物为生。师幼在这个环节中公共学习,通过特别是侗族,这个民族衣服的是利用一种侗布以及藏千年的牛仔布制作出来的,这种布价格昂贵。


00:09

在活动中教师追随孩子们的步伐,及时的为幼儿提供材料以及寻找问题的答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调查,孩子们的知识面也在不断的丰富和提高。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加快乐勇敢的成长!

阅读 900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