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读书习惯,长江小学三年级二班开展了书香润童年,悦读伴成长读书活动——《格林童话》。
《格林童话》是由德国语言学家雅可布·格林和威廉·格林兄弟收集、整理、加工完成的德国民间文学。《格林童话》里面约有200多个故事,大部分源自民间的口头传说,其中的《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较为闻名。
它是世界童话的经典之作,自问世以来,在世界各地影响十分广泛。格林兄弟以其丰富的想象、优美的语言给孩子们讲述了一个个神奇而又浪漫的童话故事。
文章是作者用来反映社会生活,抒发内心情感的方法,因此,文章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与作者的生活经历、遭遇处境紧密相连。
《格林童话》创作背景:《格林童话》诞生在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第一卷和第二卷分别在 1812 和 1815 年问世。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上半期的德国仍旧处于封建专制制度的统治之下,全国分裂为多个邦国,频繁战争导致兵荒马乱,民不聊生。
兄弟二人本是德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又是民俗学家,敏感地意识到:“抢救古老的传说和故事的时间到了,再不抓紧,它们就会在我们这个多灾多难的岁月里消失。”
因此他们本着治学严谨的态度以尽量遵守故事本身面目的原则去整理,才使这些优秀的民间财富得以保存下来,并风靡全球,成为儿童文学的一块不可或缺的基石。
童话之所以受到儿童的喜爱,一定有它吸引人的地方。比如:童话中充满着奇特的幻想。
童话往往采用夸张、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都赋予生命,充满了趣味,也表现出了人们对美好的向往和追求。
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算是完整的。这段整本书阅读研发之旅,弥补了我童年缺失的一部分精神喂养。我边读边写,漫步在想象的花园,采撷童话的芬芳,把果实装进分享给孩子的那个竹筐。我边写边学,将自己在点灯人整本书课程中习得的方法运用在教学设计中。于是,在九月,我们一起成为了那个带孩子读童书的点灯人……
——车赛
画出心中的童话故事在阅读中迸发灵感的火花,用画笔描绘你眼中的世界。
小小的手抄报,图文并茂,表达出孩子们眼中童话世界的五彩斑斓。
一周的童话主题读书活动,虽然暂时落下帷幕,但学习童话故事的脚步仍在继续。相信通过这段时间学习,同学们感受到了童话的魅力,懂得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希望同学们能够借此机会,养成阅读的习惯,深入阅读、有效阅读,读有所乐、读有所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