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有信,花开满径,教研有期,润物无声。为深化课堂改革,进一步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实现在“双减”背景下,进一步推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滦州市第一实验小学开始了“每人一课”活动。
一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准备,巧妙设计,以扎实的课堂教学基本功,丰富的教学经验,呈现出一节节各具特色、精彩纷呈的课堂。
张丽君老师执教的是第4课小公鸡和小鸭子。
张丽君老师在执教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讲授充满亲和力,她以饱满的热情、亲和的语言去带动孩子,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吸收新知识。瞧!同学们听的多认真啊!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堂精彩的课也需要干锤百炼、集思广益、博取众长,才能绽放光芒,本节引路课进行多次磨课,课后校领导和一二年级老师集中到一起共同探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交流分享,绽放群体智慧的光芒。也为接下来的每人一课指引了方向。
李佳玉老师执教的是第4课小公鸡和小鸭子第一课时。
《小公鸡和小鸭子》是一篇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课文层次清晰,叙事完整,情节生动,字里行间表达着伙伴间互相帮助、友好相处的情感。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尤其注重识字写字教学,李老师让孩子们利用多种方法识字:加一加、换一换、字源识字等。教学过程中引导孩子们理解词义,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比如理解“一块儿”的意思,要求学生更换近义词,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并通过造句加深理解。这堂课存在着可以改进的地方,学生的主体性体现得还不够,若能多研究低年级孩子的兴趣方向和心理特点,多让孩子动脑、动手、动口,多展示,那么就更能体现以学生为本,实现快乐学语文的目的。
张艳玲老师执教的是第5课树和喜鹊第一课时。
树和喜鹊是一篇童话故事,读故事体验相伴之乐,根据一年级年龄特点,开展多种识字方法教学,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习趣味,获得更深的情感体验,我通过讲故事和主人公打招呼的方式,迅速将学生引入到童话故事的情境来,横着进行词语学习,竖着读词语梳理,引导学生词语与画面,画面与词语是相对应的,这些画面联系起来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故事内容。通过画面内容体会孤单感受,孩子们通过随文识字,认识了"单"和"种",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郑蕾老师执教的是第6课怎么都快乐第一课时。
《怎么都快乐》一课贴近儿童生活,充满了童趣,语言生动有趣,其学习活动也有针对性。通过这些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独自一个人有快乐,与别人相处很快乐,帮助别人更是一种快乐;玩耍是快乐,学习也是快乐,初步知道应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本课共2课时,本节课是第一课时。通过游戏视频导入,激发学生学习本科的兴趣。通过各种方式读课文,随文识字,写字,以达到更好的记忆效果。其次总结动词在词语中的运用,然后用做游戏的方式熟练掌握动词的使用方法,效果明显。体会一个人玩时“静悄悄”的感觉,让学生们体会到一个人玩时的自由自在。
温朝红老师执教的是第6课怎么都快乐第二课时。
《怎么都快乐》是一首儿童诗。全诗共有四小节,分别写了一个人玩、两个人玩、三个人玩和许多人玩的不同乐趣。诗歌每小节结构相似,都是先说“几个人玩,很好”,接着说这样玩的特点,最后几行进行具体的玩法举例。课文从孩子的角度来讲述对快乐的理解,一人独处是一种快乐,与他人相处也是一种快乐,学会为别人付出更是一种快乐;游戏快乐,学习也快乐。告诉学生生活中处处有快乐,事事有快乐,怎么样玩都会快乐,在反复诵读中产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课文中的一些词语如“独自、静悄悄、有劲”等仍可以联系上下文来了解意思。诗歌语言通俗,诗句简短,节奏感强,非常适合朗读。每小节列举的各种游戏都是以相同的形式出现:踢毽子、讲故事、打排球、听音乐…本课要认读的生字大部分在这些词语中,识字、读词语、学文可以有机融于一体。
课后,徐校长和刘主任对老师们的课进行细致的点评。听课的老师们也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
教育漫长而任重道远,我们一年级语文组全体老师互相支持和帮助,对彼此的语文课堂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在交流中共同成长,在学习中一起进步!我们的教学质量将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将在更高效的课堂中得到有效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