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纸飞机——中班美工区观察

口袋的温度
阅读 568
收藏TA

需扫码在手机上打开
文章后点击更新提醒

观察时间:3月27日

观察地点:中班活动室

观察对象:晓夕、辰宇

观察教师:于宁宁

观察实录

      区域游戏的时间到了,在今天的区域活动中,辰宇、晨曦、晓夕他们几个小朋友来到了美工区,晓夕看了看,拿起了一张折纸说“我想折纸飞机。”晨曦说“我也喜欢飞机,那我也折纸飞机。”说着,两人就坐下来准备开始折纸飞机了。

      辰宇看见她们俩在折纸飞机,两人也决定加入。晨曦、晓夕她们两个人都会折纸飞机,她们手上折纸速度很快,没过一会儿,她们就把纸飞机折好了,并拿在手上玩了起来。晓夕特别开心地对我说:“老师你看,这是我折的纸飞机,它能飞好远好远的。”

      但这个时候辰宇却犯了难,他拿着纸迟迟不肯动手,辰宇皱着眉头自言自语,我不会折啊。一会,他看到晓夕已经折完了,就对她说:“晓夕,我不会折飞机,你能不能帮我折呀?”晓夕默默地点了点头,就拿过辰宇手中的纸开始帮他折了起来。

      辰宇在一旁默默地看着晓夕帮他折纸飞机,辰宇看见晨曦拿着纸飞机在玩他似乎等得有些着急,从一开始地坐着、最后干脆直接站起来看着晓夕做,终于晓夕把纸飞机折好了,她把折好的纸飞机递给辰宇,辰宇开心地说:“谢谢”!

       下午区域活动时,辰宇又找到晓夕说:“晓夕,我还是不会折飞机,你教我好吗?”“好呀!”晓夕愉快地说。很快,几个小朋友开展了他们这一次的纸飞机制造之旅。

      晨曦由于之前自己对于折飞机比较熟练,他拿到材料以后就开始安静、快速地进行制作,不多时,就把纸飞机折好了。

      而在另一边,晓夕正在那里教辰宇折飞机,晓夕在一边折、辰宇则在一旁观看,辰宇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紧盯着晓夕的折纸,生怕漏了一点。晓夕手里教着,嘴里也在讲述重要细节:“先把纸对着,它中间就会有一根线,然后你沿着这条线折,注意一定要对齐,不然折出来不好看。”

      辰宇看了一会还是没有学会,他有些着急地拉了拉晓夕说:“你再教我一次,我还是不会。”于是晓夕就放下自己手中的纸飞机用辰宇手中的那张纸来教他,晓夕手把手、一步一步地教晨宇,并在重要的步骤上多次停顿、讲解。

      终于,在晓夕耐心地教授下,辰宇的慢慢的掌握了。在晓夕讲解完后,辰宇尝试着一点一点地折,虽然在某些步骤下反复停顿、细节之处处理得也不那么完善,纸飞机在他的手中逐渐展现。

      最终,辰宇自己折出一架完整的纸飞机,虽然和晓夕的纸飞机相比显得不那么完美精致,但辰宇依然很开心,他小心翼翼地把纸飞机递给我说:“老师,你帮我放一下,我想放学带回家给妈妈看。”

结束以后,辰宇特意对晓夕说:“晓夕,谢谢你教我折纸飞机。”“不客气。”

行为分析

1.在游戏活动中,辰宇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当他看到晓夕和晨曦在折纸飞机时就打算自己也折纸飞机,可见正确引导幼儿模仿行为对幼儿本身起促进作用。模仿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模仿行为普遍存在于学前儿童身上,对儿童的社会化起着促进作用,教师应该正确引导。

2.辰宇从最初的请别人帮他做、到后来自己动手做,事实证明尽管过程有些曲折,但是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儿童最初的能力都是通过对事物的操作、尝试和探索才得到发展的。操作意味着儿童必须亲自尝试、动手,通过活动获得自己的体验。那么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他需要一种自主的操作,按照自己的天性、愿望和能力,自由自在的尝试,而不是代替。

3.晓夕本身已经掌握了折纸飞机的技能,她的帮助晨宇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进一步发展自己的能力,可见,幼儿在帮助别人时也在发展自己的能力。

指导反思

1.帮助幼儿建立相关经验。在进行手工游戏之前,幼儿对见过的、体验过的、喜欢的事物印象特别深刻,如飞机等,都有一定的了解,具有相关经验。

2.培养幼儿学会正确向别人寻求帮助。正确向别人寻求帮助,其实就是与别人建立联系的过程,这是一种生存能力并且在此过程中可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同时,了解自我的不足及能力的有限是一种生存能力。人与人的社会交往是一种互相帮助的过程,在一来一往的互相帮助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为融洽。学会寻求帮助将使幼儿终身受益,它会帮助幼儿解决各种困难,让幼儿变得更加坚强,更有韧性。因此,我们应培养幼儿学会寻求帮助的基本生活技能。其中,辰宇自己不会折纸飞机,他并没有放弃,而是寻找会折的小朋友帮助自己,最终获得了成功。

3.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他们的能力不断经受挑战,而且就在挑战中不断得到提高,他们虽然有时候成功,有时候失败,但各方面的能力仍然不断向前发展。孩子们注重的是过程,如果一开始老师帮他折或帮他寻求帮助,那么肯定不会有后面自己将飞机制作成功的惊喜,那么在体验的过程中必然少了很多精彩体验。

阅读 568
文章由 美篇工作版 编辑制作
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