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朗诵:杨淑芳及小一班小朋友
走进经典
好书推荐
作者简介
熊亮:中国原创绘本领跑者,2017年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得主,并入围2018年国际安徒生奖插画奖。作品被翻译并在海外获奖最多的中国绘本代表作之一。
熊亮大名自不用说,但另外一支创作主力军“绘本国”却鲜有人知。
这支创作团队是由一群八到十二岁的小学生组成,而带领他们创作的,还有熊亮、黑眯等新生代童书创作者。
推荐理由
在众多妈妈口中,《中国童谣》被称为中国典藏版的“鹅妈妈”,原因有二。
一是有料,它由国际安徒生奖得主熊亮主编,从主题、韵律、教育意义等多维度筛选,挑选和改编了最具中国代表性的56首童谣,因为内容优质,被很多重量级阅读推广人联合推荐,可以说闭着眼睛选都不会错。
二还是有料,从南到北,从接地气的生活民俗到天马行空的奇想,从自然探索到数字学习,孩子低龄期需要掌握的知识,基本都囊括了。家里宝宝可以在重复唱歌中,习得丰富知识,大宝用完,二宝还能用。
经典的意义,在于穿越时间的传承,中国味的童谣,有我们打小就有的记忆和温度,更有文化的衔接,更适合刚开始准备探索世界的好奇宝宝。
关于这点,在经典歌谣的选取上就充分体现了出来。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你一定听过这首童谣,并且忍不住偷偷哼了起来。但是,你家宝宝会唱几首呢?
小时候的童谣,全靠妈妈口口相传,那一句句朗朗上口的短句,让人心情愉快的韵律,还有缤纷、有趣的歌词意象,散落在有妈妈陪伴的童年时光里,至今都是一段美好回忆。
摇摇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对我笑 叫我好宝宝
糖一包,果一包
吃完饼儿还有糕
外婆桥在哪呢?外婆桥还有什么好吃的?我可以去外婆家吗?
经典的歌谣里藏着相似的童年,当你和孩子唱起歌谣时,他总是会有各种可爱又奇奇怪怪的问题,还会伴随着韵律手舞足蹈。
这时,老母亲的童年记忆分分钟被唤醒,和他说说你的小时候,一起畅游在另一个精彩的想象世界,就是一段温馨美好的亲子时光。
我们童年的美好回忆,孩子里的童年也可以有,也不要再让孩子面对冷冰冰的电子屏幕啦。
彩色的拼贴画拙朴童稚、画风灵动,有着浓浓东方色彩感,不逊色于国际顶尖插画。
朗读片段
读者感悟
亲子游戏
1、五指歌——锻炼孩子的手指灵活度
孩子刚出生时,手指灵活度还比较低。慢慢地,他们可以抓住大块物体,还能捏住玩具。手指的活动会刺激大脑的发育,因此,父母平时可以多鼓励孩子将抓、捏、拧一些物体。
游戏方法:
父母与孩子面对面坐下,一边念唱童谣,一边用右手食指,依次在对方左手的五个手指上点一下。注意要跟着童谣的节奏呦。
2、小白兔——帮助孩子提高身体协调性
跳跃游戏对孩子好处非常多。孩子通过不断地跳跃,可以锻炼身体协调性。不过,孩子在进行跳跃游戏时,父母需要注意孩子的安全,避免孩子的膝盖等处收到伤害。
游戏方法:
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双脚向前小步跳跃。年龄稍小的孩子,父母可以抓住孩子的双手,帮助孩子完成跳跃的动作。
3、摇摇船——强化孩子的平衡能力
大部分孩子在11-14个月时可以独立行走,有些孩子会走得晚,也是正常现象。平衡能力是孩子稳步走路的重要前提,父母应通过亲子游戏,着重锻炼孩子的平衡能力。
游戏方法:
孩子躺在薄被上,父母分别抓住薄被的四个角,左右轻轻摇动。同时在摇动的同时,和孩子念唱童谣。
4、木头人——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明明已经立好的规则,说被打破就被打破了。与其苦口婆心地给孩子讲规则,不如通过小游戏,让孩子边玩边理解规则,培养遵守规则的意识。
游戏方法:
找一块空地,父母和孩子一起,在场地内跑动。父母和孩子轮流喊“一、二、三”,数到“三”后,大家都要保持原有的姿势不动。谁先动,谁就输了。
5、看月亮——培养孩子对自然的兴趣
孩子从小就会对周围的环境感兴趣。从屋顶上的白雪,到由树上落下的叶子,都能够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孩子来说,大自然就是天然的学习素材。父母应该抓住大自然变化的过程,和孩子一起在自然中感受快乐。
游戏方法:
父母和孩子一起,寻找可以看到月亮的地方,用手机或者相机,每天晚上在固定时间拍摄一张月亮的照片。连续拍摄16 天后,将照片打印出来,排列在一起,看看月亮整个变化的过程吧。
6、排排坐——锻炼孩子有关分类的启蒙认知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需要分类的物品。例如,衣柜里的衣服要按照衣服、裤子、配件等进行分类,洗完餐具后要将盘子、碗、筷子分类放置。而学龄前的孩子学习分类,也会帮助孩子更快理解数学中有关归类的概念。
游戏方法:
准备各种数量不等(2-3个)的水果,如苹果、梨、香蕉、小西红柿等,放入一个篮子中。请孩子将相同种类的水果排成一排。孩子完成后,可以奖励孩子一个水果呦。父母也可以根据家中现有的物品,让孩子练习更多的分类方式。
教育的目的
1、不训诫、不说教,用童谣给孩子们讲道理。
2、童谣可以给孩子带来最初的语言意识启蒙,符合当前孩子的语言环境、提升孩子社会文化程度。
爱的教育
中国的童谣里,有一种高于科学,高于知识,甚至高于教育的东西。想象着今天的孩子们唱着:云往南,雨涟涟。云往北,一阵黑。云往东,一溜青。云往西,放牛小伙子披蓑衣。便能于忙乱世间,准确识得这个孩童从哪里走来,他的身后不只是肯德基与麦当劳,而是更为广阔而深邃的中国水墨山水。其实,大部分的传统童谣都是谈不上有什么“意义”的,它最原初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孩子们学语言,在一则则小童谣里,锻炼一个个元音与辅音,体会后韵脚们列队巡行时的快乐。母语像是蜗壳一样,每个人长大了都要背着它游走四方。而童谣是最温柔动听的母语,它里头揉进了时间与习俗,悄悄把“外婆桥”放进心灵刚刚懂事的地方,预备着,给人最后的安慰与怀想。因为,这里面有母亲,有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