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标”,脚下有路;胸中有“度”,教学有方。为了深入理解和落实新课标精神,准确把握新课标的内容和变化,把新课标的教育理念和基本要求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更好落实“双减”政策,永吉小学开展了“学新课标,用新课标”系列活动。
问道于课标,研学以致用。永吉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对新课标进行深入研读,鼓励教师在课标的引领下积极进行课堂实践,努力夯实自身的基本功,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力争学深悟透,将新课标、新理念践行于课堂教学之中。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张秀英,一级教师,数学教研组组长。桦甸市骨干教师;桦甸市优秀班主任;桦甸市优秀中队辅导员;桦甸市师德先进个人;桦甸市优秀青年教师;五项全能优秀任课教师。
课标摘引: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逐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学生能:
(1)获得适应未来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
(2)体会数学知识之间、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探索真实情境所蕴含的关系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运用数学和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3)对数学具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了解数学的价值,欣赏数学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质疑问难、自我反思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学习感悟:
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使我了解到“四基”“四能”必须要落实到课堂教学中的。新课标中提出的“三会”,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中去完成,需要学生有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这就需要我们老师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总目标和学段目标,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科学合理的将核心素养贯穿于整个教育教学中。
我们该怎么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呢?
1.教学的本质在于引导,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自主思考。主动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和解决问题,让数学学习过程成为培养能力的过程。一方面,教师要善于设计问题,启发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主要特征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这对数学学困生尤为重要。另一方面,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究,养成独立思考问题的习惯。例如:在二年级上册学习乘法口诀的时候,学生对于乘法口诀的意义并不明确,以往背诵乘法口诀都是死记硬背,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学习乘法的概念,把多个同样数字相加与对应的乘法公式进行比较记忆,这样学生在引导下会自主发现知识之间的转化和内在的本质联系,举一反三,自主思考所有乘法口诀的含义,进而建立学习的主体能力。
2.注重生活体验,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我们要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实践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基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乘法运算定律》教学中,是一幅同学们植树情景图:一共有25个小组,每个小组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负责抬水、浇树;每组要种5棵树,每棵树要浇2桶水。以此为基础,接着教材编写了以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率为主的三个例题。在教学第一个例题(乘法交换律)时,我组织学生对植树活动进行了现场演绎,并让其余学生记录过程和数据,并由此的出25×4=4×25(a×b=b×a),即在乘法里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通过学生亲身经历、体验,观察,计算得出结论,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经验和方法。
3.欣赏数学之美,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是美的语言,数学追求美,也创造美。神奇的莫比乌斯带,奇妙的黄金分割数,美丽的轴对称图形,给学生美的享受。那么,数学的美究竟藏身何处?事实上,数学与音乐、美术、诗歌、建筑等等艺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我们要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数学美,并通过数学学习创造出更美的世界,以此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新的课程目标是要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向主动学习和思考的方式转变,从“学会”向“会学”转变,这也就要求作为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要让学生向“知识见识”上转变,在重视知识技能的同时,还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将数学课程目标落实到实处。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张春桃,一级教师,语文教研组组长。吉林市骨干教师;桦甸市“五项全能”十佳教师;优秀班主任;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工作先进个人;劳动实践教育工作先进个人。
课标摘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学习感悟:
这里强调了创设情境的必要性,语文学习离不开丰富的情境,教师要把学生带到真实的情境中来,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再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丰富的学习情境可以让学生有参与的热情,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决定了孩子的学习是否真的发生。激发好奇心和想象力,孩子们会更乐于学习,学习效果才会好。在《棉花姑娘》第二课时中,我创设了做配音演员的情境。先出示小燕子、啄木鸟和青蛙分别来到棉花姑娘面前的动画,但是没有声音。然后问孩子,它们会说什么?你们想不想做配音演员,给这个动画配音?激发参与性。“配音演员可了不起,你们有信心完成吗?”激发孩子们的挑战欲。有了参与的热情,马上让孩子们自由朗读课文,尝试挑战。在语言文字的阅读过程中,积累语料,为语感的建构提供基础。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李晶 ,一级教师。桦甸市骨干教师;桦甸市“五项全能”十佳教师;优秀青年教师;教育科研先进个人;线上教学工作先进个人。教育格言:教育如初,唯有默默地扎根,才有破土后的茁壮挺拔。
课标摘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结构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核心素养形成的内在逻辑,以生活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
学习感悟: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我们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立足学生的现实生活,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结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设计任务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主动的学习动机,最终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风娃娃二课时重在引导学生根据提示讲讲这个故事,结合二年级孩子年龄特点,我先以风娃娃来到田野的段落场景为例,引导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借助风娃娃来到哪里,看见什么,做了什么,结果怎样,进行一句句的接力讲一段故事,从而归纳总结学习方法,接着以此学习方法为指引,让同学们个人尝试讲一段,同桌合作讲一段,最终开展小组合作声情并茂的讲完整故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各抒己见,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大大提高了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郑淑艳,一级教师。 桦甸市骨干教师;优秀班主任;桦甸市优秀中队辅导员;德育工作先进个人;桦甸市师德演第一名。
课标摘引: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
本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通过整体感知、联想想象,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观察、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
学习感悟:
在学习这部分内容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做如下解读:这部分内容我提取了其中的关键词“整体感知”,这种方法位于更具体的“联想想象”方法之前。所谓的“整体感知”,针对不同的文学类型有不同的表述,但概括来讲就是梳理文本的主要内容,也就是在预读过程中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在这个基础上再来选择适合的内容进行联想想象,从而“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而“了解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完整的表述应该是“了解不同文体类型文学作品的基本特点”,根据现有统编教材的设计,这个文体类型不仅是实用、文学和思辨三大类,而是相当细致。例如,在文学类中,散文甚至细分到抒情散文、叙述散文和哲理散文,抒情散文再分为写景散文、状物散文等。所以在课程设计中,通过课文的学习把握文体的基本特点是非常重要的任务。并且要注意第二学段和第一学段的延续。例如,在第一类文体中,第一学段主要阅读的是革命者的童年故事,在第二学段则拓展到各种革命故事、爱国故事和历史人物故事。其任务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对于第二类文体—诗歌和散文,任务则从感受提升到表达,对于第三类文体,则要求欣赏与感受,并学习创编童诗和有趣的故事。这类文体在第二学段以儿童文学经典为主。那么第二学段的任务重心就是:在阅读全文基础上,侧重考察学生对重要段落和语句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语言和形象的具体感受。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王丽娟,一级教师。吉林市骨干教师;桦甸市优秀班主任;优秀中队辅导员;桦甸市师德先进个人;市级优质课;五项全能优秀任课教师。
课标摘引:
课程基本理念
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化阶段的培育目标,要面对全体学生,适应学生特性发展的须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化,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须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索与探究。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干脆阅历,处理好干脆阅历与间接阅历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留意层次性和多样性。
3.教学活动是师生主动参加、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老师教的统一,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学习感悟: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 ,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 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 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 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吴俏 ,一级教师。桦甸市优秀班主任;素质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德育工作先进个人;师德先进个人。
课标摘引:
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结果,还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激励学生学习,改进教师教学。通过学业质量标准的构建,融合“四基”“四能”和核心素养的主要表现,形成阶段性评价的主要依据。采用多元的评价主体和多样的评价方式,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
的过程和结果。
学习感悟:
哲学思想中的矛盾对立统一在数学教学领域具有广普性,良好的数学学习结果一定是建立在科学学习过程基础之上。数学教学过程就是要着眼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和提升,进而实现对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去看待和思考问题。基于此,要充分发挥数学的基础学科作用,从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到其他学科领域应用拓展延伸,全方位、立体化构建起高标准的数学学业评价体系,推动数学教学朝着实用化、有效化、新质化方向发展。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杨海燕,一级教师。道德与法治教研组组长,桦甸市优秀教师。所讲授的思政课多次在吉林市、桦甸市获奖。桦甸市优秀教师。教育格言是:爱就是教育,没有爱便没有教育。
课标摘引:
核心素养是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道德与法治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责任意识。政治认同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备的思想前提,道德修养是立身成人之本,法治观念是行为的指引,健全人格是身心健康的体现,责任意识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学习感悟:
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核心素养的内涵体现在政治认同、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健全人格以及责任意识。这五个方面的体现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旨在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修养、法治素养和人格修养等,能够增强学生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 、底气,为培养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打下牢固的思想根基。另外,核心素养的培养,不应是影响人的一时,而应是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这种影响就是即便学生不清晰的记得老师所讲的知识是什么,但是依然能够深刻的认同老帅所传授的道理。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叶季,一级教师。吉林市级科学学科骨干教师;吉林市首届“学苑杯”教师基本功大赛特等奖;吉林市首届“十佳”教学新秀;桦甸市优秀教师。
课标摘引:
小学科学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是人们探索和了解自然、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方法。以证据为基础,运用各种信息分析和逻辑推理得出结论,公开研究结果,接受质疑,不断更新和深入,是科学探究的主要特点。小学科学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探究式学习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师的指导、组织和支持下,让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动脑、积极体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以获取科学知识、领悟科学思想、学习科学方法为目的的学习方式。
学习感悟:
作为科学课程学习主体的学生,我重视学习方式的培养。我教学《凤仙花》这一单元时,三月份布置学生种植凤仙花,同时我也在办公室把凤仙花的种子种植在花盆里,我每周都要与学生交流种植心得,汇报植株生长情况,填写观察记录…通常需要学生进行长期观察实验时,我会和学生一起完成,让学生时刻知道有老师的陪伴。待六月初的时候,班级里一个小男孩强烈要求我下班的时候路过他奶奶家一楼窗下看看移植在葱地里的凤仙花,原来,他最初也是把花种植在花盆里,同样经历了生根发芽、长出细细的茎长长的叶,随着天气转暖,在奶奶的帮助下把凤仙花移植在窗前菜园,在自然环境中茁壮成长。男孩每天坚持观察,定期与同学交流与我汇报。当我看到园中的凤仙花时,甚至比男孩还有成就感!奶奶和我说“这孩子就听老师话,为了这花简直着了魔!他的花附近我种啥都不行!”这一刻我真正感觉到了做老师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在教学《形形色色的植物》一课时,我先出示两幅图,让学生讨论“菌类和藻类是植物吗”?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是植物,而后我讲解了有关植物的“前世今生”,学生好似如梦初醒,强烈要探究以木槿花为代表的被子植物!我顺势让学生对两株木槿花进行对比观察找出它们的相同与异同,适时恰到好处的点拨就能触发学生的探究欲,学生的知识建构、要靠他们自己去认识、去理解、去内化,才能真正地装进他们脑子里。 我尽所能地使用好教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力求让每一个孩子都知道自己的潜能、都能尽情地去发挥、去想象、去施展!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王清美,一级教师。英语教研组组长,桦甸市骨干教师;桦甸市优秀青年教师;桦甸市优秀教师;桦甸市“五项全能”教师;教学质量先进个人;吉林市“学院杯”英语教师基本功竞赛一等奖。
课标摘引: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初步的综合语言能力,并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的心智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诸方面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有利于正确的理解语言和得体的使用语言;积极的情感态度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持续发展;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感悟: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发挥核心素养的统领作用。全面贯穿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所以作为英语教师的我们要创设灵活开放的课堂,课程不只是教材,教学也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或是“知识移植”的过程。我们要跟上新课标的新理念,指向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课程目标,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实践性,成长性,综合性等特征为基本要求的英语课程内容。课堂上要体现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英语学习活动观。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左罗 ,一级教师,体育教研组组长。获得省级体育专业技能竞赛一等奖;省级优秀课二等奖;市级教育教学成果奖;优秀体育教师。
课标摘引:
落实“教会、勤练、常赛”
体育与健康课程依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 生,落实“教会、勤练、常赛”要求,注重“学、练、赛” 一体化教 学。坚持课内外有机结合,指导学生学会基本运动技能、体能和专项 运动技能,提供更多时间让学生进行充分练习,巩固和运用所学运动 知识与技能,参与形式多样的展示或比赛。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 趣,让学生体验运动的魅力,领悟体育的意义,发扬刻苦学练的精 神,逐渐养成“校内锻炼1小时、校外锻炼1小时"的习惯。
学习感悟:
重视把体育锻炼作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2022年版课标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学习评价等多方面强调要帮助学生养成锻炼习惯,不仅在体育与健康课程要培养的核心素养中特别强调发展学生的体能练习、“运动认知与技战术运用”“体育锻炼意识与习惯”“健康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等,帮助学生形成坚持锻炼、终身健康所需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也在学业质量中增加了与锻炼习惯有关的评价指标,并通过布置体育与健康家庭作业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锻炼和健康实践活动。
在课堂中落实“常赛”。坚持“课课赛”,每节课在练习过程后开展5-8分钟的教学比赛,既升华了教学内容,也能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运动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单元中的技术动作串联起来作为比赛项目,以完成所有任务的质量决定胜负。
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我们应该把握内涵,让“教会、勤练、常赛”成为常态。促使学生学会技术、加强练习、体验比赛,最终从体育中获得成就感、满足感。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刘红丽,副高级教师,音乐教研组组长。吉林市骨干教师;桦甸市优秀教师;美育工作先进个人;素质教育先进个人。组织参加的学生合唱在吉林市合唱节获得一等奖。
课标摘引:
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音乐课应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学阶段,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学习感悟:
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要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趣 味。而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情境教学主要是由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 段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师通过声光图等各种教学手段,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思维,使学生产生如临其境的真实体验,感染学生进入特定的艺术氛围,从而达到一定教育目的的一种氛围和状态。情境教学融汇了视、听、唱、动等多感官活动在一起,于情于理之中得出正确体验与判断的方式,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中主动获取了知识。
新课标新课改的探索还在不断继续,从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中,我认识到审美、创新、创造力、创造性人才,学生为主体、自主性学习、音乐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将是教学新模式的目标,也将是我们音乐教师为之奋斗的方向。
教师风采
教师简介:
田秋博,二级教师,美术教研组组长。桦甸市优秀教师;美育工作先进个人;五项全能活动优质课奖。
课标摘引:
新课改小学美术课程性质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发明为特性,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美术课程凸显视觉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积累视觉、触觉和其他感官的经验,发展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表达和交流能力。
美术课程具有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发明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发明能力。
美术课程追求人文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学会欣赏和尊重不同时代和文化的美术作品,关注生活中的美术现象,涵养人文精神。
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自由抒发情感,表达个性和创意,增强自信心,养成健康人格。
学习感悟:
“美术课程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建为特征。”寥寥几笔就勾画出了美术课程的轮廓形象,揭示了美术学科独有的特征属性,也填补了过去的大纲、课标试验稿对学科特性描述的空白。感知、理解属于审美的范畴,视觉形象的创建则须要技法的支撑,这与我们过去所讲的美术课既要有“美(审美)”,又要有“术(技法)”应当是一脉相承的。单纯只解决审美或单纯解决技法问题也是不行取的。审美须要技法的支撑,审美会更有厚度。
试验稿中将美术课程性质定位于“具有人文性质”,这确定是正确的,但由于许多学科(语文、音乐等)也有这样的属性,因此还不能全面概括美术课程的完整特性。修订后将美术课程性质概括为视觉性、实践性、人文性、愉悦性。比试验稿更全面、更精确一些。凸显视觉性这一特征,更简单实现美术课程发展学生感知实力、视察实力、形象思维实力等教化价值。我特殊赞同修订后新增的“愉悦性”这一性质。作为美术老师,我们不仅要知道“教什么”,“怎么教”,还应当关注学生“怎么学”,“学得欢乐”也应当是我们教学的追求之一。
作为非应试学科的美术课程,我们靠什么来吸引学生?国家课程安排保证了美术课的开设,如何让学生在美术课上坐得住,学得好,这就要靠美术老师擅长利用美术学科的特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爱好来实现了。美术学习的程序和方法是丰富多样的,结果也是多样的,难以用简洁的正误来评价。”美术活动还具有调整身心的功能,更多的学生期望在美术课上获得表达与放松。趣味是愉悦性的基础,美术课要体现愉悦性的教学原则,激励美术老师充分发挥美术课程的独特魅力,精选一些学生感爱好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上组织开展一些嬉戏、表演、竞赛和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进行美术学习,以增加美术课的吸引力。
活动总结:
学习新课标,是一种需要。读懂新课标,是一种提升。我校教师会继续研读新课标,在读书中积淀,在读书中成长。并把所学、所思、所想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心中有“标”,依“标”施教,始终是永吉教师不变的教学宗旨。学习新课标,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