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构建扎实有效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更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促进道德与法治教师交流与成长,3月26日上午,高川小学和南北村小学趋动联合,开展了以“拒绝课堂教学形式主义”为主题的道德与法治教研活动。高川乡中心校沈红梅老师和南北村小学、高川小学的教师共计7人参加此次教研活动。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课堂上,执教教师精神饱满各展其长。两位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创设多种教学情境,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形式,课堂氛围生动活泼,教学效果异彩纷呈。
姚宏悦老师执教五年级下册《建立良好公共秩序》一课。姚老师紧扣教学目标,以新课标为引领,通过挖掘身边的真实案例引发学生思维发展,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在辨析讨论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李梦蝶老师执教二年级下册《试种一粒籽》一课。李老师打开窗帘以迎接春天导入,通过小猴子分发的学习实践任务单,使同学们“动手与思维”齐头并进,在童年的春天里种下了一颗颗期待的种子。课堂效果良好。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left-top.7b931f1.png)
![](http://epss.ivwen.com/cdn/adetail/img/right-bottom.fbb2303.png)
研无止境,教行万里。课后,老师们结合课例针对“拒绝课堂教学形式主义”这一问题开展了集体研讨,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沈红梅老师和刘希望老师对两位教师分别给出专业化指导。学科带头人刘希望老师对本次主题教研进行了总结:1.教学形式的灵活多样切忌随意,教师要依托教材与课标,紧扣教学重难点,教学活动要“精”而“巧”;2.活动设计要遵循教材“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的内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推动学生的思维发展;3.各种教学活动的实施要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深挖学生熟知的教学资源,创新教材的使用;4.教师要实施有效的学生评价,恰当的评价语言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情感,促进教学成果生成。
最后,沈红梅老师充分肯定了本次活动对促进我乡道德与法治课程及主题教研活动有效开展的推动作用,同时她分析了我乡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现状,提出教学建议:1.教师的教学活动要始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精心组织和实施课内外的教学活动;2.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习实践活动,通过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将学科知识转化为自身的核心素养;3.评价也应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确定评价内容和标准,引导学生参与评价活动,从而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调整教学策略,提升教学效果。
本次联合教研活动的开展,充分发挥了学校间以“主题驱动”促进“校际趋动”的主动性。不仅为道德与法治教师搭建了展示教学成果和交流学习经验的平台,激发了老师们深入研究课标、教材、学情的积极性。更是通过名师精彩点评促进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不断完善,对进一步提升深度教研水平、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有着重要意义。
编辑:赵珊珊
审核:沈红梅
签发:周林林